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学肝炎防控项目研究成果,于不久前落幕的第62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发布,这是中国迄今最大规模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调查研究成果。权威专家表示,这项全面的、综合的研究不仅为今后对中国人种丙肝治疗方案的研发、治疗时机的选择等提供了新的方向,更对今后中国解决相关公共卫生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中国约有4 0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约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但是国内公众对丙肝的知晓度相当低,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仅1%。为此,中国已将丙肝列为中国肝炎防治的重点之一。有关人士还透露,2012年开始我国已经把丙肝列为12个重点疾病之一。
疑问:为何乙肝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丙肝却不可以?
解读:丙肝病毒种类多、易变异
“丙肝是没有疫苗的!”杜杰一句话,犹如一瓢冷水泼在记者的心口上。乙肝虽然可怕,但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有效的预防。丙肝不但其可怕程度丝毫不逊于乙肝,而且还比乙肝少了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杜杰向记者解释道:“丙肝病毒分为6个基因型,分别以数字1~6来表示,每个基因型下边又存在多种不同的亚型,以a、b、c……来表示。也就是说,丙肝病毒有1a、1b、2a、2b等非常多的不同的类型。而通常情况下,一种疫苗只能对一种或少数几种病毒类型有效果,即便医学界研发出针对一种或几种丙肝病毒的疫苗,但人们接种之后,仍然可能面对其他多种丙肝病毒的威胁。”
在多年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中,杜杰发现,中国的丙肝患者所感染的病毒类型,大多数是1b和2a两种类型,其中又以1b型占绝大多数。这与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调查研究结果保持着一致。那么,虽然没有一种疫苗能够对种类如此众多的丙肝病毒做到“通吃”,但是否可以针对1b型丙肝病毒专门研制一种疫苗,解决丙肝对中国人最主要的一类威胁呢?
答案令人遗憾:即便只是针对1b型丙肝病毒,依然未能找到一种长期有效的疫苗。杜杰表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丙肝病毒是很容易发生变异的。而病毒如何变异,朝哪个方向变异,唯有大自然能够知晓,人类对其变异的规律基本上无迹可寻。因此,即便有一种疫苗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抵抗某种类型的丙肝病毒,但这类病毒一旦发生变异,原本固若金汤的防线便很有可能变成形同虚设的“马其诺防线”。
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疫苗,人们在面对丙肝的威胁时,显得比面对乙肝时更加无助。而丙肝病毒的感染率在我国约为3.2%,高于3%的全球平均水平。尽管这一数字不如乙肝那么庞大,但在人口数高达13亿的中国,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疑问: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要怎样才能做到预防丙肝?
解读:预防丙肝多靠洁身自好
据杜杰介绍,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乙肝、艾滋病基本相同,都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3种。因此,除母婴传播途径之外,要做到有效预防丙肝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够洁身自好,就能“据丙肝于千里之外”。
然而,记者了解到的状况并不乐观。“洁身自好”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异常艰难。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经进行过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型丙肝抗体筛查行动。在那之后,国家开始对血源进行更为严格的筛查。尤其在无偿献血的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以后,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卖血”的行为,使得丙肝病毒经由输血进行传播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如此一来,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感染丙肝的途径基本已经被“掐断”了。但是,丙肝的感染率和患病率在我国依旧走高。杜杰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性滥交和不洁注射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杜杰告诉记者,全球每年新增丙肝病例大约3.5万人,其中多见于欧美,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河南等省份。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吸毒者人数众多!吸毒者共用注射针头,引起传播的疾病不仅包括丙肝、乙肝,还有令人闻之色变的艾滋病。但是,“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的痛苦和吸食毒品之后所产生的迷幻作用的影响下,精神仿佛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哪还顾得上什么病不病的!”
如果说丙肝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需要归咎于吸毒者的自甘堕落,那么经由性行为传播的丙肝则令人更加遗憾。我国对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在性行为中,一个安全套就能够将艾滋病和丙肝、乙肝统统拒之门外。如果有些人不知道性交会传播乙、丙两种肝炎,至少也应知道艾滋病的可怕。但有些人就是无法接受那一层薄薄的橡胶的“隔阂”,宁远冒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去享受短暂的“肌肤之亲”。
杜杰还告诉记者,随着各级医疗单位的发展,内镜检查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在有些不太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于没有执行严格的消杀措施,内镜也“无辜”地变成了丙肝的传播工具。“这些医疗机构都懂得对注射用具消毒的重要性,也大多能够按照乙肝病毒的消杀标准对内镜进行处理,但却忽略了对丙肝病毒的消杀。”因此杜杰也提醒人们,接受内镜检查一定要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疑问:为何中国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人意?
解读:1型丙肝治疗难度大、复发高
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发现丙肝病毒基因1型在中国丙肝患者占58.2%,其中基因1a型为1.4%,基因1b型为56.8%。而在杜杰所接触的临床病例中,感染1b型丙肝病毒的患者比例还要更高一些,他所掌握的数据中,有七成的中国丙肝患者感染的是1b型病毒。
“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汉族慢性丙肝患者以丙肝病毒基因1型为主,而国际医学临床研究普遍认为丙肝病毒基因1型和4型为难治性丙肝,其表现为以目前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获病毒应答率较其他基因型更低。”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调查研究的牵头人曾向媒体作出过这样的表示。杜杰也表示,对于不同基因型的病毒引起的丙肝,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差距,其中1型丙肝的疗效要比2、3型丙肝逊色了不少。
而在中国丙肝患者中,1型最多。“表面上,丙肝的治疗效果看起来比乙肝要好一些,用长效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病毒唑)进行治疗,转阴率能达到50%~70%。但是丙肝的愈后却不如乙肝,相比乙肝更容易复发,慢性化比例也非常高,约50~8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后的20年内有10%~15%会转为肝硬化,直接面临肝癌的威胁。”杜杰说。
据了解,不少丙肝患者经常不会有明显的症状,通常只是感到疲劳乏力而已,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多数患者在疾病进展到晚期时才被发现,而那时往往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地步了。因此,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识意义深远。
相关链接:
拒绝丙肝应少穿耳洞莫纹身
穿耳洞戴耳环一直是不少爱美的女性经常做的事情。而时下在青少年中又开始流行起了纹身。对此,杜杰建议青少年朋友最好不要穿耳洞和纹身。“这些都是会导致皮肤破损的行为,如果其使用的针具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也会导致丙肝和其他经由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发生。”
此外,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也不宜与他人共用。因为牙龈、口腔出血或刮胡子时不慎刮破皮肤都是常见的事情,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无疑增加了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
(责任编辑:张灿城)
主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