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昆虫传播等四种,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
1、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积极灭蝇、灭蟑螂等害虫;
2、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在外面就餐,如果外出就餐要到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饮点,并且尽量少吃或不吃凉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如果出现腹泻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疾病传播。
秋季到来,为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应以温、软、淡、素、鲜、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吃冷、烫、硬、辣、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宜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保持食物清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肠道粘膜的侵害;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紧张和情绪波动。
(责任编辑:林柳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