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关于狂犬病的紧急救治措施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于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狂犬或狂兽咬伤,其唾液中的病毒沾染伤口,侵入神经组织,经过10天—1年以上潜伏期而发病。临床表现为极度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死亡率几乎达100%。如能及早接种狂犬疫苗,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狂犬病发病后可分三期,其症状随其病情的发展而表现各异。

  1.前驱期(2—3天):可有低热头痛、倦怠、烦躁不安,对光、风、声等敏感和咽部发紧的异样感觉,四肢有蚁走感

  2.兴奋期(约1—4天):可出现恐风、恐水、怕光、怕声及咽肌痉挛等与之相应症状,甚至病人不敢饮水,听水声,见水流都会发生抽搐、出大汗、心悸、血压升高、唾液增多、高热谵妄昏迷

  3.麻痹期(6—18小时):兴奋期过后,病人渐趋安静,痉挛停止,肢体瘫痪,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整个病程很短,一旦出现症状,至死亡一般不超过6天,很少超过10天。

  被病犬咬伤后的处置:

  人被病犬咬伤后,伤口即成为病犬唾液中所含狂犬病毒侵入人体的门户,因此首先应尽快彻底地清理伤口,如果能在病毒尚未固定于神经组织前,即能将其清洗处理掉,就有可能防止狂犬病发生,至少可争取延缓发病(延长潜伏期),以便疫苗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伤口处理时,特别强调要做到以下三点:

  1.咬伤后应争取立即处理,越早越好,可在咬伤处近端(近身体中心端)捆缚一止血带,促使血流出,然后可就近冲洗伤口,以免在就诊途中贻误时间。

  2.可用20%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冲洗半个小时。到医院后可用75%酒精或2—3%碘酒多次涂搽伤口。也可用0.1%新洁尔灭或60度白酒代替(但新洁尔灭不能与肥皂水合用,如已用肥皂水,可先以清水洗去肥皂水,再换用新洁尔灭)。

  3.伤口千万不要包扎,更不能缝合,因为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可以杀灭病毒。

  若就医时间较晚,仍应认真处理伤口。可在伤口底部及周围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免疫血清),并在伤口深部滴注血清。

  在认真清理伤口的同时,还应及早注射狂犬疫苗,必要时选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并用抗破伤风血清。

  人被病犬咬伤后,一旦发病,救治相当困难。一般需在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专人护理。病室要安静,避免光、声、风的刺激,防止病人痉挛发作。用镇静药如巴比妥类处理痉挛或狂躁发作。病人因不能喝水和多汗,常呈脱水状态,需静脉输液如葡萄糖、盐水等,或在局部麻醉药处理后,鼻饲营养物和水分。

  护理人员需穿隔离衣,戴口罩和胶皮手套,防止病人唾液中的病毒沾污护理人员鼻、口腔粘膜或从皮肤细小破损处侵入身体。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10-10-05 00:08:00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狂犬病后遗症有哪些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后遗症主要包括精神异常、肌肉痉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炎、中枢神经瘫痪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精神异常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精神受到一定的刺激,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镇静的效果。2、肌肉痉挛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肌肉出现痉挛的情况,通常会表现为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氯硝西泮片、巴氯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效果。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果患者感染狂犬病病毒,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怕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腺苷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4、脑炎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使颅内压有所升高,也有可能会诱发脑炎等方面的疾病,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甚至会伴有意识模糊的现象。建议患者遵医嘱配合使用阿昔洛韦胶囊、盐酸伐昔洛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中枢神经瘫痪狂犬病的患者由于病毒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出现病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功能,甚至会出现瘫痪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舒筋活络丸、大活络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狂犬病起疹子怎么回事,怎么办
狂犬病起疹子多考虑是疫苗的不良反应,也可能是伤口感染、过敏反应、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麻疹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疫苗的不良反应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当患者被动物咬伤后,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能够使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狂犬病。如果患者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出现了起疹子的情况,但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一般是疫苗的不良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1~2天后会自行消退。 2、伤口感染 如果患者在被动物咬伤后,没有注意伤口的护理工作,可能会导致伤口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炎症,也会出现局部红疹、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医用碘伏进行消毒,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可能会对狂犬病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此时注射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反应。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注射狂犬病疫苗,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从而诱发带状疱疹,会出现身体乏力、局部皮肤起疹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5、麻疹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麻疹病毒感染,从而诱发麻疹,会出现高热、咳嗽、红色斑丘疹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板蓝根颗粒、清开灵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勤通风。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