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的接种,也就是在被动物致伤前,进行疫苗的预防性接种。接种对象包括接触狂犬病毒机会多的高危人群,如:农业部门的检疫、兽医和技术人员;动物管理和饲养人员;从事狂犬病病毒工作的实验室人员和护理狂犬病人的医务人员、护理员;野外工作人员以及去狂犬病流行地区旅游的人等。接种程序是于第0天(注射当天起计算)、第7天、第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全程共计3剂。儿童和成人剂量相同。
其次,是被咬伤后的疫苗接种。被动物致伤后,一般是致伤者于第0天(注射当天起计算),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疫苗注射,全程共接种5剂。儿童和成人剂量相同。
另外,受伤严重的还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但是否需要接种,应由医生根据伤者的伤情做出判断后,按照制品说明书注射。
卫生局提醒广大市民被狗咬伤后,一定要到这些免疫门诊去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贻误防治时机,造成生命危险。
(实习编辑:吴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