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感冒了,还是肺结核了?

  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

  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原有肺表面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通过淋巴播散、血行播散到达胸膜,机体对上述病原体呈现高变态反应状态,引起结核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和局限性干性胸膜炎两种。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起初多有轻咳,多为干咳或少痰、低热乏力头痛等类似感冒样症状,这也是多数人延误病情的原因,渐出现咳嗽加重、高热,出现胸痛,呼吸、打喷嚏及咳嗽时加重,甚至不自主控制呼吸。

感冒了,还是肺结核了?

  误认为感冒自行乱吃药

  许多人对结核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凡咳嗽、发热就以为是感冒,自行买点感冒药、开点抗生素随便吃吃。自行吃点药后症状有所减轻,更掉以轻心,甚至把结核病症状误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等,等到症状很重再去医院,往往病情已经很严重。

  肺结核早期症状时轻时重,但与感冒的症状是有区别的。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干、痒、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发热、轻度畏寒头痛等,发病率高,起病急,但病程较短,一般1周左右;而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咳痰、发热3至5天。如果只是咳嗽,请别自己诊断为“感冒”,对于咳嗽、咳痰连续两三周以上者,必须拍胸片,并需要考虑是否患其他疾病了。

  咳嗽两周以上需拍胸片

  一些病人咳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拍胸片,结果肺部病灶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还有一些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平时一直吸烟,甚至经常咳嗽,却不知道肺结核甚至肺癌可能已偷袭他了。

  专家提醒,咳嗽两周以上及时拍胸片,可减少很多肺结核的延误诊断和治疗,也能防止在人群中的传播。尤其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平时吸烟、经常咳嗽的人,应该每年拍一次胸片;如果咳嗽加重或出现其他一些伴随症状时,还应及时拍片,以进一步检查。

  肺结核不同于感冒

  咳嗽是肺结核常见且很重要的症状,但不是惟一的症状,还有咯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并伴有发烧、盗汗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人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应赶快到结核防治专业机构去看病。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肺结核与感冒的症状很相似。但肺结核是慢性病不像感冒三五天就好了。因此,咳嗽、咯痰持续两周以上者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

  检查时留痰要合格

  当你怀疑自己患了肺结核时,要尽快到结核防治机构去看病,根据胸部X线片和检查痰中结核杆菌(简称查痰)两项检查就可确诊。

  查痰时,患者要留“三口痰”。一是“即时痰”,即患者看病当时咯的痰;二是“晨痰”,即看病当天早晨咯的痰;三是“夜痰”,即第二天看病之前夜里咯的痰。50%~60%的肺结核患者能在痰中查到结核杆菌。但有的肺结核患者尽管排菌,为什么查痰却没发现呢?关键是患者的痰一定要留得非常合格。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盛痰的容器必需符合规格,不能随便拿个药瓶盛痰,因为药瓶上有腊影响检查结果;二是患者咯痰前,要漱漱口,并将痰从肺的深部咯出。

  而通过做胸部X线检查,医生能知道患者的病灶在什么部位。

  早期发现,三个月内均可治愈

  邢主任介绍,患病早期经合理规律治疗者,均可治愈,无胸膜粘连肥厚、包裹等合并症,不影响呼吸功能。未坚持全程治疗者,胸水吸收后就误认为治愈,自行停药,可导致胸膜炎复发,形成包裹机会多,残留胸膜粘连肥厚严重,甚至以后容易患肺结核。发病后延误诊治,首诊时已有胸膜肥厚粘连,或形成包裹者,治疗的近期与远期效果均差,预后不良,影响生活及工作。经过正确治疗胸水吸收后,应随访观察4-5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2年起每6个月复查一次。

  提高肌体免疫力是预防关键

  生活规律,避免劳累,保持情绪乐观,戒烟酒,坚持体育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预防结核性胸膜炎的秘诀。保持室内每天开窗通风换气半小时,避免去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如网吧、棋牌社、歌舞厅等。周围有结核病患者建议其到结核防治机构登记及诊治,与结核病患者近距离接触要戴口罩,家中有结核病患者要让其分室居住。

  目前我国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就注射卡介苗,对儿童预防各种结核病包括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显著的作用,其保护力达80%。成人一年至少一次健康体检可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早治快愈,保障健康的目的。

  短程督导化疗

  用抗结核药治疗结核病称为化疗,但完全不同于肿瘤的化疗。过去的肺结核化疗要1年半以上,甚至更长时间,而现在的短程化疗仅用6~8个月。

  为了提高初治的治愈率、减少耐药性的发生,目前采用短程督导化疗,以保证患者严格遵守医嘱,规律、准确地用药,以完成疗程。短程督导化疗主要是在患者家中进行。督导,就是让周围的医务人员、经过培训的患者家庭成员或志愿者帮助、督促患者按天、按次服药,进行有规律的治疗;但患者如果有合并症,或是重症患者则需要到医院治疗。

  初治的和复治的肺结核患者,都可以采用短程督导化疗。初治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90%以上能达到查痰结核杆菌转阴、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耐药性者要综合治疗

  有耐药性的肺结核治疗比较困难,不能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在给患者抗结核药的同时,还要应用其他辅助方法综合治疗,如免疫治疗、中医治疗、介入治疗,甚至做手术。但是,最基本的还是要用新的、患者敏感的抗结核药。而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督导治疗时间比一般患者长,需要1年半以上,甚至24个月。这样多方面综合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10-09-20 00:01: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德波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急性睾丸炎和慢性睾丸炎的区别
急性睾丸炎和慢性睾丸炎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不同、注意事项不同等方面。1、发病原因不同急性睾丸炎多考虑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慢性睾丸炎多考虑是由于急性睾丸炎治疗不彻底,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引起的。2、症状不同急性睾丸炎会出现睾丸疼痛、肿大、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慢性睾丸炎会出现睾丸疼痛、睾丸萎缩、性功能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下腹部疼痛、高热等现象。3、治疗方法不同急性睾丸炎可以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消除炎症、控制感染的作用。慢性睾丸炎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多西环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4、预后不同急性睾丸炎经过及时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慢性睾丸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性功能,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男性不育。5、注意事项不同急性睾丸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以免加重感染的情况。慢性睾丸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骑车、久坐等,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附睾炎、睾丸炎、硬块结节刺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附睾炎、睾丸炎、硬块结节刺痛,可能是由于炎症未完全消退、慢性附睾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睾丸囊肿、睾丸结石等原因引起的。1、炎症未完全消退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做好日常护理,可能会导致炎症未完全消退,从而出现局部硬结、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促进炎症消退。2、慢性附睾炎慢性附睾炎是指附睾的慢性炎症,可能与细菌感染、尿液反流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阴囊不适、阴囊疼痛、附睾肿大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拉定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附睾切除术进行治疗。3、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附睾以及睾丸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还会形成硬结,伴有刺痛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盐酸莫西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疼痛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睾丸囊肿睾丸囊肿是指发生在睾丸内的囊性病变,可能与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阴囊不适、阴囊疼痛、附睾肿大等症状。建议可以听从医生建议服用头孢曲松钠胶囊、头孢噻肟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5、睾丸结石睾丸结石是指发生在睾丸内的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睾丸炎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阴囊不适、阴囊疼痛、附睾肿大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能是附睾结核、睾丸扭转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睾丸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睾丸炎患者一般吃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效果较好,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头孢菌素类如果患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2、喹诺酮类如果患者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可以遵医嘱服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盐酸莫西沙星片等。3、青霉素类如果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可以遵医嘱服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4、大环内酯类如果是由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可以遵医嘱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5、四环素类上述情况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盐酸多西环素片等四环素类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芥末、冰淇淋、烤肉等。同时还需要做好患处皮肤的清洁和护理工作,以免加重不适感。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