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传染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其他传染病

春季警惕手足口病传播

举报/反馈
2010-03-11 07:34:0039健康网社区

  “尽管目前我国手足口病处在低发状态,但既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3月其发病率都会上升,并随气温升高而呈现从南方向北方逐渐走高趋势,需要予以高度戒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子军研究员日前发出上述提示。

春季警惕手足口病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特征

  据介绍,2009年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达110余万例,死亡353例,在丙类传染病报告中列第一位。2008年和2009年病例分布均显示,不同地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时段明显不同。3月,在气温10摄氏度左右的南方地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明显趋增;4月~5月发病北移,中部地区报告病例增多;5月~6月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发病率升高。总体上看,手足口病在我国常年都有发生,每年3月、4月、5月发病率持续走高,5月达到高峰,7月~8月发病逐渐减少。

  王子军说,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但其中由EV71病毒感染引发的病例重症比例较大。

  王子军提示,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殊预防方法,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托幼机构需要做好儿童晨间体检,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并及时隔离治疗。

  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4个妙招

  手足口病的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妈妈要学会基本的家庭护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

  关于手足口病,相信各位妈妈不会陌生,因为这是经常困扰着宝宝的一种常见疾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表现在:宝宝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宝宝因口腔疼痛而变得烦躁不安、发热、流涎不停,且不肯进食。

  要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妈妈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宝宝在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后,应及时清洗双手;

  2、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间,应少带宝宝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3、保持居室内的清洁、通风;经常给宝宝的餐具、玩具进行清洗消毒;

  4、为宝宝补充充足的营养,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饮食上,妈妈可以参考下面这道“百合杏仁赤豆粥”,对于手足口病患儿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百合杏仁赤豆粥:解毒排脓、润肺止咳、利水消肿

  原料: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大米60克

  调料:冰糖 20克

  做法:

  1、将百合剥片后洗净;赤小豆、大米分别淘净;

  2、锅内加水,先将杏仁放入锅中浸泡10分钟,然后开火加热,待水沸后捞出备用;

  3、另起一锅水,放入赤小豆和大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煮20分钟;

  4、放入百合、杏仁同煮,继续煮约10分钟后,调入冰糖即可。

  推荐阅读>>>记“15字口诀”防手足口病

 更多传染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传染病门户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