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乙肝治疗认识误区多

  过半乙肝患者不知乙肝最关键的治疗是抗病毒;半数患者对治疗的疗效和疗程的预期过高,希望彻底治愈乙肝;六成患者自行停药。

  日前,“让乙肝患者明明白白治疗”的第二届乙肝患者调查结果正式公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肝炎联盟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委员庄辉教授强调:被调查者中近3/4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从教育程度考虑,全国乙肝病人对于治疗的认识水平可能比这个结果更差。

  发现一:过半患者不知抗病毒治疗

乙肝治疗认识误区多

乙型肝炎 你了解多少?

  只有47.5%的乙肝患者知道慢性乙肝患者最关键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且近一成的患者完全不知,20%的患者认为最关键的治疗是保肝降酶,还有两成患者认为是免疫调节。

  事实: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庄院士谈到,参与调查的乙肝患者中仅有41%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个数据虽然不能让人满意,但是与几年前只有19%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相比,现在还是有不少的提高。2010年希望采用抗病毒治疗的百分比能达到60%。

  发现二:半数患者希望治愈乙肝

  乙肝患者对治疗目标并不明确,调查显示,仍有53.5%的患者希望通过治疗彻底治愈乙肝。还有不少患者对治愈的认识就是乙肝病毒五项“全部转阴”,还有50.1%的患者认为治疗的目标仅是肝功能正常。

  事实: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究竟是什么?专家指出:患者真正需要的是乙肝DNA抑制和e抗原的血清转换。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中,e抗原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对于这部分患者,最现实的治疗目标是实现DNA阴性和e抗原血清转换“双达标”。而知道这个正确答案的患者甚至不到1/4。

  为什么是这两项的双达标呢?专家指出,通过对3582名慢性乙肝患者的13年随访发现,其HBVDNA水平越高发生肝硬化、肝癌的比率也越高;e抗原阳性也会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发生风险,但患者能够在40岁前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则其肝硬化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因此,慢性乙肝患者的短期治疗目标是DNA抑制和e抗原的血清转换;长期治疗目标才是预防肝失代偿,减少或者预防肝硬化进展或肝癌,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发现三:超六成患者自行中断过治疗

  正在接受乙肝治疗的患者,近25%只能接受为期一年的治疗。当疗程超过患者的预期时,10.8%的患者会要求医生更换治疗方案或者找其他医生寻求帮助。

  这种“急功近利”的情绪严重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63.2%的调查者自行中断过治疗。仅50%认识到乙肝治疗不能随便停药。因依从性不好,因此疗效也不好。

  事实:患者要认识到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提高依从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此,患者必须积极与医生沟通,要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医生也必须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如果患者对疗程存在先入为主、“急功近利”的认识,一旦目前的治疗方案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就会为他们能否坚持治疗埋下隐患。

  专家指出,良好的依从性是患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要解决依从性的问题,需要对患者加强教育,让患者心怀希望,知道抗病毒有效;要让患者心中有数,知道治疗要坚持;要让患者心里有底,知道终点在哪里。

  小资料

  乙肝治疗疗效可预测

  第二届乙肝患者调查结果还表明,近九成患者迫切希望明确知道疗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肝炎联盟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委员庄辉教授指出,乙肝治疗的疗程和疗效可以预测。庄辉教授指出,疗程与费用取决于疗效。疗效越好则费用越少、疗程越短。根据治疗前的ALT水平、DNA载量,甚至HBsAg载量及基因型可以对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此外,临床上采用“路线图”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疗效。

  此次调查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赞助支持、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等联合推出的,共有超过3000名乙肝患者填写了有效的问卷。调查显示,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近九成调查者迫切希望明确知道有关疗程,因为这有助于他们坚定坚持治疗的决心,并能购帮助他们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他们希望医生对疗程、疗效提供一定的预测。

  推荐阅读>>>乙肝三餐饮食如何“吃”?

 乙肝治疗认识误区多更多传染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传染病门户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09-11-29 10:07:00浏览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怎么办
肠道息肉怎么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可能与饮食不良、便秘、遗传因素等有关。 1、饮食不良 如果长时间饮酒、吃油腻的食物、海鲜,会导致肠道黏膜发生腹泻,而肠黏膜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很有可能会形成肠息肉。若肠息肉较小,在平时的生活中,患者应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戒除烟酒,避免高脂肪以及红肉的过多摄入。若患者的息肉体积比较大,可根据医嘱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2、便秘 便秘是一种症状,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如果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当、精神压力比较大等会引起便秘。便秘时,粪便里的残渣、毒素就在肠道里边停留的时间长,对肠上皮黏膜有刺激,引起肠息肉。便秘的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可多食用一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类,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情况。便秘严重者也可使用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 3、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很多肠息肉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如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恶变率低的特点。对于有症状的肠息肉或可疑病变的结肠息肉,可进行剖腹手术、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等进行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也会导致肠息肉,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
肠道息肉和内痔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发病原因不同肠道息肉是一种从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长期饮酒、长期吸烟、长期便秘等原因有关。内痔是一种位于肛门齿状线以上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久坐等原因有关。2、症状不同肠道息肉可能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等症状。内痔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痔核脱出、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3、治疗方式不同如果肠道息肉体积较小,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如果内痔体积较大,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痔切除术治疗。4、注意事项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以免撕裂伤口,影响愈合。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小米粥、山药粥、苹果、葡萄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5、预后不同肠道息肉切除后一般可以治愈,预后较好。内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贫血、血栓、肛裂、肠梗阻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长时间排便。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许鹤洋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切除挂什么科
一般肠道息肉切除可以挂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肛肠科、急诊科、肿瘤科等科室。 1、消化内科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发生隆起性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选择的是正规医院,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以在消化内科进行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2、胃肠外科 当患者的肠道部位受到慢性胃炎刺激,并且在之后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就有可能会引起肠道出现息肉。所以这属于胃肠方面的疾病,患者可以去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3、肛肠科 肠道息肉切除一般是在肠镜下操作,所以患者也可以去到肛肠科进行检查治疗,医生可以在肠镜下使用活检钳直接钳除。手术后也需要密切关注腹部疼痛情况及大便出血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治疗。 4、急诊科 如果存在肠道息肉的患者,出现了身体发高热、腹部剧烈疼痛、皮肤发白的情况。此时给身体带来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可以立即去正规医院急诊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5、肿瘤科 如果患者是家族遗传导致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直肠、结肠癌变,可以选择到肿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病情。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也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科室。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