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其他

同样患癌,结局却不同:有人活了一辈子,有人不到2个月就去世

举报/反馈
2021-07-12 01:23:0839健康网

你知道现在全球的癌症负担有多重吗?WH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新发癌症病例1007万例,女性新发癌症923万例。其中,我国新发癌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均位居世界第一。

癌症来势汹汹、发展迅猛,不少人在确诊后没多久便去世,也有人在之后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都安然无恙,平安度过。同样是患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一、同是患癌,结局却截然不同

2002年,刚满50岁的老李因频繁头晕、乏力,不得不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肝癌”。那时的医疗水平没有现在发达,要想治愈谈何容易。

不过老李没有束手就擒,而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到北京某肿瘤医院。医生接诊时发现,老李的情况非常严重,肝左右叶病变融合,无法手术切除,最大直径13cm双发肿瘤。尽管如此,医生还是决定让老李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并口服中药辅助治疗。

最终,老李进行了3次微创介入手术,同时坚持服药,奇迹般地将肿瘤缩小至5㎝左右,成功实现带瘤生存。


2018年,老李因自行断药3个月导致病情复发,但入院治疗后,老李就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查,调整饮食,一直到现在的健康状况都保持良好,一点儿也看不出已经患肝癌18年。

患癌后还像普通人一样活着的人,可能确诊时是癌症早期,恶性程度较低、治疗效果较好。也可能跟老李一样,经过治疗,体内的癌细胞不再“作妖”,可以和人体长期和平共处,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带瘤生存”。

二、为何有的患者活得更久?

原来,癌症也会“看人下菜碟”,之所以有的癌症患者活得更久,与下列三个原因分不开。

1.发现得早

一般来说,癌症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癌症发现得越早,治疗难度就越小,治愈希望就越大。专家指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病率实际上比中国高,但死亡人数远远少于中国,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现得早。我国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治愈希望非常渺茫。

2.肿瘤恶性程度低

癌症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恶性程度高,生存率就低;有的恶性程度低,生存率就高。比如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非常高,被称为“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不足5%。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就比较低,我国的5年生存率超过了84%。

3.患者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有的患者本身情况不严重,但是自己吓自己,最终被癌症“吓死”。患者是什么样的心态,乐观或悲观,会影响治疗效果,走向不同的结局。研究已证实,心态积极的患者,治疗效果比心态消极的患者更好。除了患者自身的心理,家庭关系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三、高危人群癌症筛查不可少

要想早发现癌症,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很重要,尤其是癌症高危人群,患癌风险比普通人大,更应该积极筛查,做好预防。

·肺癌

肺癌是2020年全球死亡癌症病例第一、新发癌症病例第二的癌症,高危人群包括:①年龄超过45岁的人群;②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的人群;③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的人群;④有石棉、放射线、有毒化学气体等职业暴露史的人群;⑤有癌症家族史尤其是肺癌家族史的人群;⑥有慢阻肺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的人群等。

对于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如果被检出肺结节,应进一步明确肺结节的良恶性。

·肝癌

202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90万,死亡病例高达83万例。年龄在40-69岁、长期大量饮酒、携带乙肝或丙肝病毒、患有酒精肝等肝病、有肝癌家族史等肝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对于重症人群,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肝癌筛查。

·胃癌

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109万,死亡77万,排名前十。长期饮食习惯不良、感染幽门螺杆菌、长期抽烟酗酒、情绪压力大、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有慢性胃部疾病等胃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蛛丝马迹,比如幽门螺杆菌筛查,每1-2年一次胃镜检查等。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数仅次于肺癌,死亡率也不低,高危特征有:长期高脂饮食、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有肠道息肉病史、有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长期便秘和便血等。

医生建议,普通人群应每年做一次粪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如果首次检查结果不理想,应缩短下次检查的时间间隔。

·乳腺癌

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1万例,超过肺癌,位居第一。乳腺癌的危人群主要有:年龄45岁以上、有乳腺癌家族史、30岁前做过胸部化疗、精神压力大、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等人群。预防乳腺癌,普通人群需在45岁后每1-2年做一次彩超,高危人群在此基础上增加乳腺钼靶。

如今,癌症已经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病,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果往往不会太差。最怕的是确诊时已到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参考资料:

[1]癌症筛查到底要不要做?9种高发癌症各有“筛查标准”. 生命时报. 2021-01-19

[2]什么样的肿瘤患者活得久、活得好?这几点很重要.健康时报.2021-06-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