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妈,你怎么会得这种病,真丢人!”
56岁张阿姨歪坐在医院走廊的铁椅子上,表情淡漠,面对儿子的“指责”无动于衷。
3年前,张阿姨的丈夫意外去世,之后也没重新找另一半。
丈夫去世后,张阿姨喜欢上了广场舞,每晚在小区外打发时间,让她不再那么寂寞。
“原来我也不喜欢跳舞,一群老人闹哄哄的像啥样,直到遇到了他。”
原来,在她痛苦的那段时间,同小区的单身刘先生邀请她去跳广场舞,释放心情。这一跳就两三年过去了,期间两人暗生情愫,张阿姨也感受到久违的快乐。
一周前,张阿姨持续腹泻、发热,儿子带她去市医院看病,却没想到被查出艾滋病。
在医生的询问下,张阿姨不得不说出实情。原来她一直知道刘先生很花心,只是现在为时已晚。
离开医院时,张阿姨向儿子解释:我以为只有外国人才会得这种病,我不是故意的……
一、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
根据中国卫健委的统计数据,去年1月至10月,全国范围内有报告的新发艾滋病感染者有13.1万例,参与抗病毒治疗的新增病患有12.7万例。
这些患者大多因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其中15~24岁青少年感染者中男性居多,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数量依旧呈上升趋势。24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达到2.1万人,占去年全国因传染病死亡人口总数的83%,不得不说令人触目惊心。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共同发布的一份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艾滋病感染者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研究人员统计了2000年至2011年9月这将近11年的数据发现,50岁以上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报告比例呈倍数增长,其中50~64岁组别的比例从1.6%上升到13.6%,增加了7.5倍;65岁以上组别更为严重,从0.34%上升到7.0%,增加了整整20倍。在“艾滋病防控会议上”,专家也强调,将防艾重点转移延伸到广场、公园等区域。
二、虽是慢性病,但依然可怕
很多人都对艾滋病有所认识,其三大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近些年来,输血传播的渠道已基本截断,经静脉注射吸毒传播的和母婴传播的也已得到有效控制,性传播成为国内艾滋病传染途径的第一位,且青少年人群及老年人群都饱受其害。
显然这两个人群成为近年来的艾滋病高增长人群,与缺乏保护意识、缺乏相关知识有很大关系。
虽然经过全球医学专家的多年努力,目前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已经能够长期控制HIV病毒,把艾滋病真正变成一种慢性病,有效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命。但,这并不等于艾滋病已经不可怕了,可以不用防护。
艾滋病目前仍然不能被治愈,而没有任何疫苗,并且抗病毒治疗也要在及时发现病情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起效。
HIV病毒攻击的是人体抵御各种疾病最重要的屏障——免疫系统,如果患者稍微发现得晚了,一旦发生感染,就很容易并发各种其他感染病、肿瘤,引起死亡。因此艾滋病依然是可怕的,并不能掉以轻心。
三、正视老年人的性需求
像文章开头张阿姨的故事一样的案例,近几年来的新闻并不少见,老年人的性生活问题俨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很多老年人的需求都得不到重视。其实,不管人年纪多大,只要仍有能力、有需求,就不应该被忽略和嫌弃。根据国外的调查,60岁以上的女性75%仍保有规律的夫妻生活,70岁以上的女性也有50%,70岁以上男性也有75%。
然而,我国的老年人很多仍有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和认同,担心被看笑话、被嫌弃、被说“老不正经”,于是很容易寻求一些不安全的途径。而老年人又对安全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于是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事件就屡屡发生。
这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也应该是家庭成员以及全社会的问题。老年人需要关于需求的理解、支持和正确疏导,也需要了解性病的危害,了解相关的防护知识。
更多人都应该意识到,老年人的需要也不仅仅是饮食起居这么简单,老年人同样也有强烈的精神需求。
参考资料:
1 老年人成为艾滋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时报.2017年2月6日
2 78岁老人家查出艾滋病,这病是怎么传播的?.澎湃新闻.2018年11月26日
3 【周末】老年人,需求VS健康,如何兼得?.健康报.2019年11月30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治医师
沈阳市甲状腺科 甲状腺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双城市隆化街22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成都市苏坡桥西街100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哈尔滨市太平区民主乡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文明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