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新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身体新知

安度寒冬 要经常这样搓手暖脚

举报/反馈
2008-12-23 09:00:0039健康网社区
要想安度秋冬 需经常搓手暖脚


  有研究发现,9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

  眼下天气逐渐转凉,不少类风湿老病号也反映关节肿胀和疼痛的症状的确有加重的迹象。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昌松教授提醒说,患者应根据自身及季节的特点对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秋季“阳消阴长”,他建议有早起锻炼习惯的患者应当尽量推迟锻炼的时间,避免受寒。虽说炎症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应做些相关关节功能的恢复锻炼,但考虑到这类患者受累关节较多,各个关节恢复的快慢不一,他认为进行锻炼时不能强求一致。而进入秋冬时节,最简单有效的锻炼和保健办法是经常搓手暖脚,以促进机体的末梢循环,缓解手胀和关节僵硬等常见症状。

  生活起居:秋冬尤要注意避寒保暖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发现,这种疾病第一次发作的时间多在秋冬,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发病率最高,且90%的老病号对气候变化敏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昌松教授提醒说:“眼下正是一年‘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天气由热转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差,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受寒感冒,更应注意防寒保暖。”

  林教授分析说,由于类风湿患者的关节及其周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全、血管舒缩缓慢而且皮温升降迟缓,因此易在天气变冷时出现关节肿胀的症状。另外,由于寒冷时患者的滑液黏度增高,加大了关节运动的阻力,所以秋冬时节病人会觉得关节的疼痛明显加重。因此,他提醒说,在秋冬季节更应注意及时做好预防,特别是有早起锻炼习惯的中老年人,应当尽量推迟锻炼时间,避免受寒使症状恶化。

  功能锻炼:宜甩手捶背 常搓手暖脚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炎症控制后,即应开始关节功能锻炼。”林教授指出,锻炼可以增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抵抗力,促进患者经络通畅,避免出现僵直挛缩甚至是肌肉萎缩的现象。但选择何种锻炼方式则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行,对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甩手、捶背、散步、打太极拳等锻炼方式或许更为合适。但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多,各个关节恢复的快慢不一,进行关节锻炼时不能强求一致。

  “另外,随着天气开始转凉变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末梢循环往往不好,容易手足发凉,四肢欠温,因此应多做些温经通络的自我按摩。”林教授说,特别是对一些较多暴露在外的部位,更应该多搓多揉,以升阳祛寒。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阴经、阳经等十二经脉多在手指处交会,因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有空多搓搓手、活动活动关节,以助气血经脉通畅,缓解手胀、晨起手指关节僵硬等常见症状。

  “除了搓手,还可多暖脚。”林教授解释说:常言道“寒从脚下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每天晚上睡前用一盆热水泡脚半小时,边泡边搓,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将有助于改善睡眠。

  饮食调治要选高蛋白

  林教授指出,类风湿病人常会因关节疼痛、活动减少、常年服药等因素影响食欲与消化功能,造成摄入的营养及能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建议日常的饮食调养应注意好下面几个要点:

  首先,由于本病处于长时间的慢性消耗中,所以先要注意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保持良好的色香味,尽可能提高病人食欲,尽量吃得丰富,保证营养的全面、合理。而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都比较长,往往又需要终年服药,患者脾胃常常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建议饮食不可过量,而且要定时,不能暴饮暴食、饥饱失常;此外,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当,以防伤脾胃。

  其次,不能只注意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而忽略病人自身的体质条件。如:体质内热者,不宜服红参、鹿茸,对于热性的食物,如大蒜、葱、韭菜、辣椒等也不宜多吃;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者,不宜服阿胶、银耳等补品,食物中坚硬、生冷者及水果中的生梨等均宜少吃;胃酸过多或脘腹饱胀者,不宜多吃甜腻的食物。

  另外,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免疫状态处于紊乱状态,往往对食物的反应比正常人更为敏感。如果发现某些食物吃后会诱发关节炎症或令疼痛明显加重,则应马上“忌口”不吃,除此之外,其他食物都可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更不能缺少。当然,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一般都不宜过多吃肥腻的高脂肪食物,而烟酒性热助火,也应少用或不用。

要想安度秋冬 需经常搓手暖脚


  选对食物可缓解多种症状

  以下一些常见的食物对缓解各种类风湿病症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建议患者在选用前先睁大眼睛以“吃对症”——

  苦瓜、马齿苋、丝瓜等蔬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局部发热、发痛等症状。

  苡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缓解肿胀症状。

  蛇类、虫类等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饮用,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防止病变向其他关节走窜的作用。

  新鲜水果可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改善新陈代谢,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有助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

  香菇、黑木耳等菌类食品,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秋冬食疗配方

  林教授指出,中医学一向强调“药食同源”,药物治病,重在攻邪;食物疗养,重在扶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可以选择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制成药膳和汤粥以助改善症状。据他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中医辨证常见有湿热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其食疗方法各异,以下推荐的几个常用配方患者不妨一试——

  1.湿热痹阻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而热,屈伸不利,晨僵,口渴,小便黄等。食疗原则: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食疗方:

  忍冬藤薏米粥

  成分:鲜忍冬藤60克,薏米9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鲜忍冬藤洗净煎汤,去渣留汁,放入薏米、粳米于锅中,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即可。

  土茯苓乌蛇汤

  成分:乌梢蛇250克,土茯苓150克,赤小豆100克,生姜20克。

  做法:将乌梢蛇剥皮,去掉内脏,放入开水中拆肉去骨,将土茯苓、赤小豆、生姜一并放入清水锅内,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3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2.寒湿痹阻证:临床表现为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屈伸不利,晨僵,口淡不渴,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食疗原则:温阳散寒,疏风通络。

  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成分:新鲜羊肉250克,生姜20克,当归10克。

  做法:将羊肉、生姜、当归一起放入清水锅中,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3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辣椒根瘦肉汤

  成分:新鲜瘦肉250克,辣椒根100克。共煮汤,调味后服食。

  做法:将瘦肉、辣椒根一起放入清水锅中,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1~2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实习编辑:简燕娴)

林昌松主任医师风湿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