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生活常识

让你受益一生的护眼秘诀

举报/反馈
2018-03-01 00:00:00生命时报

  编者的话:眼睛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保护不好,让眼睛害了病、受了伤,就会妨碍视力甚至失明,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6月6日是第18个全国“爱眼日”,虽然今年主题定为了“汇聚中国梦,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但其实,不仅要防沙眼,在人生各个年龄段,要想彻底保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要牢记不同的护眼要诀。

  受访专家:

  赵家良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王养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汤明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儿童期(0~14岁):预防近视是关键

  从出生到14岁,是一个人眼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健康和用眼习惯将为一生奠定基础。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做视网膜病变筛查,其患病率约为15%~30%。父母要注意观察婴儿是否有光感,能否追光和避光,如果不能则说明可能有严重的视力障碍,需及时就诊。0~3岁儿童要注意预防内斜视。如果家长经常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离眼睛太近,孩子会很吃力地去看清这个物体,长期这样有可能导致内斜视。眼睛与物体保持33厘米左右为宜。

  孩子的视力在3~6岁逐渐发展,到12岁左右基本完全稳定。因此,3岁后应及时给孩子检查视力。通常眼部疾病最好的治愈期是在6岁之前,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7岁后,每天用眼读书的时间会延长,近视眼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为60%~70%,居全球前列。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0%~40%,中学生为40%~50%。佩戴合适的近视眼镜是最好的视力矫正手段。此外,9岁前的孩子是致盲性沙眼的易感人群,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脸,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和毛巾。▲

  青年期(14~40岁):警惕外伤和干眼

  此年龄段有不少人因视疲劳加重,近视度数上升,成为病理性近视,所以要保持正确用眼习惯。

  青少年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要格外注意保护眼睛免受外伤。眼球是位于人体暴露部位的器官,也是人体组织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外伤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失明。

  由于学习和工作压力大,用眼时间长,生活起居不规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干眼症,表现为眼睛发红、干痒、有异物感。

  专家建议,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就起身看看远方,休息眼睛;尽量把电脑放在眼睛水平视线以下,使视线呈15度至20度的俯视角,可减少眼球表面泪液的蒸发;强光下最好佩戴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可经常参加球类运动,让眼部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减轻眼疲劳;不要乱用眼药水。此外,20多岁和30多岁时应分别接受1次眼部检查。如果佩戴隐形眼镜,最好每年检查一次。▲

  中年期(40~60岁):重点呵护老花眼

  进入中年,多种眼部疾病症状开始出现。很多人眼球晶体弹性减弱,开始出现老花眼(远视眼)。

  老人不能图省事随便到街边买一副老花镜戴。因为许多老人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情况,并且双眼的老花程度不同,瞳距也不同,如果随便戴副眼镜,容易加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

  老人最好到医院做完全面检查,排除白内障、青光眼及一些眼底疾病后,再验光并确定瞳距,定制一副合适的镜片。老花镜也要定期更换,因为眼花是晶状体老化所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老化程度会增加,继而升高镜片度数。老人戴眼镜看报吃力、眼睛酸胀时,就应及时更换。▲

  老年期(60岁后):保护晶体最要紧

  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部疾病。它是发生在眼球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挡,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看不清物体,甚至失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现有900多万盲人,其中40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白内障是我国致盲原因的首位眼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因白内障致盲或低视力的人群在快速增长,我国4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高达18.85%。白内障严重的人能通过手术治疗。

  白内障发病与紫外线关系最密切,建议老人在户外强光下活动时最好戴上墨镜和宽边帽,减少灯光下近距离工作及阅读时间。同时要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控制好血糖血压。此外,老年黄斑变性也是发病率较高的眼病。一旦出现视野中央看不清楚、视野中间出现黑团、看东西变形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汤明芳副主任医师眼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