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其他

大便习惯改变可能是癌症信号

举报/反馈
2008-06-27 04:10:0039健康网社区
大便习惯改变可能是癌症信号


  所谓大便习惯改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改变。

  排便感觉

  粪便是食物经消化吸收留下的残渣,形成粪团,经肠蠕动进入直肠,直肠的压力感受器引起便意,表现为下腹胀满、肛门坠胀,这种感觉在粪便排出体外后随即消失。人们的这一生理活动过程是一种轻松带喜悦感的过程,少数情况下有短时肛门坠,瞬间消失。

  排便频度

  每日排便次数,正常成人每日为1~2次,少数人隔日1次。排便每周少于2次,应视为便秘。

  粪便性质

  这里主要指粪块的干或稀,通常为成形软便,偶尔出现干或稀便亦属正常,往往与饮食活动和精神因素等有关。

  本文所指的大便习惯改变是没有原因的大便习惯改变,而且持续加重,这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临床上将大便习惯改变视为大肠癌的一个早期表现。当无原因便次增多,无论是干便或稀便,若同时伴有排便不尽,说明盆底和直肠神经肌肉受到刺激,此时又有大便带血,应及时送医院就诊,切不可自认为痔疮发作而延误治疗。医生在得到上述患者陈述后,必须做肛门指诊,必要时施行肠镜检查,以排除直肠炎症、肿瘤等疾病。

  文献报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30%~80%在确诊前被误诊为内痔或痢疾。大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早期的一个信号,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为90%以上,而晚期患者手术治疗生存率仅为30%。

  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居癌症发生率之第三位,手术时发现,有20%左右的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为了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大肠肿瘤,我们应该重视大便习惯的改变。

(责任编辑:梁媛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