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心理健康

自恋成了流行心理健康病

举报/反馈
2008-06-26 08:00:0039健康网社区
自恋成了流行心理健康病


  随时随地照镜子是自恋的表现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李雪说,自恋(narcissism)一词泛见于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人爱上自己的现象。1914年,弗洛伊德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自恋的问题。他在《论自恋》一文中,认为自恋是一种未区分的精神能量,来源于生命能量(Libido),最初是用在自我及养育自己的人身上。这被他称为原始的自恋。这首次的爱是被当作一种活命的功能来体验的,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

  社会发展为自恋提供土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自恋的情形。 很多人在橱窗、车窗、电梯里,甚至在写字楼的玻璃门前,认真端详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自恋。

  近些年,随着对个性的尊崇和追求,以及出现更多表现自我的空间,为自恋提供了土壤。比如说,写网络日记(也叫BLOG)成了一种新的时尚,衣新发认为,写网络日记的人,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是以关注自我为中心的,都应属于自恋行为。有些人喜欢购买高档消费品,则是希望通过物质的提升来提升自我价值,也属于自恋行为。

  男人的自恋和女人的自恋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男性自恋者常表现为习惯自恋和思维自恋,如喜欢我行我素,固执己见。而女性自恋者更多的表现为情感自恋和仪表自恋。

  极端的自恋不可取

  李雪说,一般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机制,但是,过分自我维护和关注就有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临床上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自恋型人格的诊断目前尚无一致的标准。其常见的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表现出来);二是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三是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别人的关注;四是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他人所了解;五是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六是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七是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八是缺乏同情心;九是有很强的嫉妒心。一般认为只要具备以上5项,便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也有时会表现为情感戏剧化,喜欢性挑逗等。他们对人、对己的基本看法是“我是卓越的,才华出众的,别人比不上我,所以都嫉妒我。”他们认为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赞美、关心和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极端情况下,他们没有责任感,没有愧疚感,做错了事总会找借口。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承认错误,会威胁到他们的自我评价。

  正确看待自恋

  李雪说,在现实生活中,适当的自我保护和关注能维护个体的自尊,使个体获得自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心的和谐和健康。衣新发也认为,自恋会让自己觉得很重要,有能力,对自身的价值充满期待,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恋会让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认真地思考一些事情。

  但是,如果过度自恋便会使人总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解释世界,并盲目坚持自己的意见。

  衣新发说,过度的自恋有两种情形需要注意。一是过于自我陶醉。二是导致心理不够理性。应该理性看待自己,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盲目悲观。

(实习编辑:简燕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