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生活常识

身体8项指标高坏处多到想不到!

举报/反馈
2017-01-18 00:58:31凤凰网

  016年12月,一位自称“八高”的年轻小伙子慕名从上海来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肾内科,经过张东亮副主任医师仔细了解病史,原来小伙子从事IT工作,还是单位骨干,平日常常起早贪黑、吃快餐食品,体检发现,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五项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全超标!这位患者戏称自己是“八高”!

  “三高”就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了,更何况是“八高”,你对“八高”有认识吗?今天,小编就帮大家简单的了解下这“八高”吧!

  1

  高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

  近日,52岁李先生拿着一张高血糖的化验单到医院看病时,竟然被确诊为胰腺癌。血糖高明明是糖尿病,怎么会是胰腺癌?火箭军总医院副院长周丁华教授为大家做了解答:血糖变化是胰腺健康的“风向标”。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情况,排除饮食和药物原因外,这种忽高忽低的血糖极有可能预示着肿瘤的到来。而低血糖则可能预示着胰腺上另一种特殊肿瘤的发生。

  周丁华教授指出,胰腺癌与糖尿病同根同源。胰腺癌病人的首发症状可能就会表现为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的情况在胰腺癌患者里面并不少见,而且均是2型糖尿病。但几乎没有人因为高血糖去筛查诊断胰腺癌。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究竟什么样的高血糖会与胰腺癌相关呢?

  1.糖尿病症状复发,口渴、多尿等症状突然加重;

  2.吃药也无法很好控制住血糖;

  3.55岁以上;

  4.突发糖尿病(特别是无家族史、55岁以上初发的糖尿病患者,3年内胰腺癌发生率较高。)

  满足以上四类高血糖人群的患者,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病史越长,发生胰腺癌的概率越高。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病率比正常人高1.5-7倍。”周丁华教授说。长期高血糖状态对胰腺形成慢性刺激,可能导致胰腺细胞癌变。此外,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因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监视作用减弱,也易诱发恶性肿瘤。特别需要警惕的是,胰腺癌本身也可以通过破坏胰岛组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2

  高血压

  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主动脉是从心脏出来一条大动脉,也是人体最粗大的主干血管,直接由心脏发出,承受来自心脏泵血的强大压力,内部的血流量巨大。

  主动脉夹层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层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动脉瘤,这个动脉瘤如同一个气球,进入的血液越多,气球越大,最后破裂导致患者死亡。

  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欧斌介绍说,主动脉夹层如果没有及时治理,3%的患者会出现猝死,48小时死亡率约占50%,一周内死亡率高达60%-70%!

  而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有时间性和季节性,当天气转寒,气温骤降时,平时患有高血压又突发剧烈胸痛,最好立即到医院检查,以排除主动脉夹层的隐患。主动脉夹层发病最开始的症状多为突然性发生的撕裂样、刀割样疼痛;有的病人疼痛部位呈游走性,由起始处移向其他部位走行;有的病人疼痛自发生后一直持续到死亡。

  控制血压,预防主动脉夹层是关键。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主动脉夹层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0-70岁,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并且主动脉夹层的发病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危险因素。80%-9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且大都在10年以上。

  据了解,高血压患者倘若没有接受正规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在血压明显上升、生气劳累的时候,容易诱发主动脉夹层。

  这些患者发病时,会突然感到胸痛、背痛或腹痛,难以忍受的撕裂样疼痛,吃普通的止痛药一般无法止痛。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性主动脉病史、主动脉瓣疾病、妊娠、吸烟、创伤和使用毒品等。

  “几乎所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存在高血压控制不良现象。换句话说,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预后有全面的影响。”梅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欧斌强调,控制血压是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关键,同时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注意休息、按时服药。

  3

  高脂血症

  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甘油三酯浓度>2.3mmol/L(200mg)为高三酰甘油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3.37mmol/L(130m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40mg),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还有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判断血脂高不高,

  身体有三个反馈信号。

  ○间歇性腹痛:如果肚子发出隐隐阵痛,尤其是吃过饭之后,这很有可能是高血脂引起的急性胰腺炎。

  ○腿部易抽筋:抽筋,除了缺钙、着凉外,还有可能是血脂太高引起的。当身体里的胆固醇出现代谢异常,聚集在肌肉之中,引发肌肉收缩,进而导致抽筋的产生。另一方面,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变窄,血液循环无法得到畅通,也会使得肢体局部因为缺血而疼痛、抽筋。

  ○总是犯困:现在大部分人一上班就会觉得自己犯困,当然了很大一部分是劳累没有休息好导致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是高血脂阻碍血液流通,而血液有一个重要的功效就是携带氧气。当你的血脂较高时,供给给大脑的氧气就会减少,大脑缺氧了,就会犯困打哈欠,而这种短暂的犯困也是大脑自我保护的行为。

  4

  高尿酸血症

  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高的人不一定都是痛风,

  只有10%左右才可能是痛风。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认为,如果以尿酸高为标准诊断痛风,不少患者会被误诊为痛风。尿酸高的人不一定都是痛风,其中只有10%左右才可能是痛风。曾小峰也提醒大家,如果有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明确到底是不是痛风。

  痛风是炎性关节炎中最常见一种,起病迅速,伴随关节肿胀发热,且常夜间发作,疼痛难忍。如果不能及时或者正规的治疗,将来会导致关节的破坏、残疾,更严重的是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因为尿酸可以沉积在肾脏里。

  痛风病人绝大部分都有代谢综合征,所以往往又合并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使病情更加复杂。但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导致痛风发作持续时间和病情越来越严重。

  误区一:不把高尿酸、痛风当回事。长期高尿酸会导致关节侵蚀、肾脏损伤甚至肾衰竭等。

  误区二:不重视复查,而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误区三:痛时就吃点止痛药,不痛时就不管。

  误区四:只吃药,不调整生活方式。

  误区五:购买痛风神药瞎治痛风。有些虽表面上抑制了疼痛却未将尿酸排出体外,造成尿酸不断增加最终病情爆发性发作。

  尿酸偏高最容易伤及四个部位

  ○关节易痛风:血液中尿酸长期升高,会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脚趾、脚踝、膝关节等处会出现急性的剧烈疼痛、红肿等现象。如果关节炎反复发作,就有可能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甚至不能行走、持物。

  ○潜伏的“肾脏杀手”: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胡欣表示,长期患有高尿血酸症的病人很可能发展为慢性的肾脏损伤、肾脏形态异常、肾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加重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若不积极控制、治疗,还会促使或加重动脉硬化,引发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痛风患者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

  5

  高血液粘稠度

  是以血液粘稠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血液粘稠度增高后,血液阻力加大、流动缓慢致组织血液灌注量显著减少,而使心脑等器官产生缺血、缺氧的一系列表现,如胸闷、胸痛、头痛、眩晕、耳鸣、视觉障碍、四肢麻木、肿胀等,严重者形成血栓!

  高粘稠血症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只要规律饮食、健康生活,大都可无药自愈。

  血液粘稠也被称为血稠。在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很多人往往把血液粘稠和高血脂混为一谈,但其实不是一回事。血稠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进食、饮水、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不同季节、时间和气候等。所以对一个人来说,他的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永远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之中。

  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容易集聚,毛细血管堵塞,致使心、脑血管缺血缺氧,表现相应的症状,如脑缺血多有头晕脑涨、发困嗜睡或失眠多梦;眼缺血多有阵发性视物模糊;心缺血多有心悸胸闷,恶心欲吐等症状。如果中老年朋友有上述症状,而又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病史,就应当及时就医。

  血液粘稠过高要做哪些检查呢?血液流变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因为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经过这些检查之后,就可以准确判断血稠了。绝大部分血稠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只要健康生活规律饮食,大都可以无药自愈。

  6

  超重肥胖

  用体重指数(BMI)(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来评价:18.5-23.9 为正常范围,≥24 为超重;≥28 为肥胖。

  间接导致肥胖的5个原因

  肥胖跟耳朵有关吗?

  在我们的中耳部分,有一段味觉神经,感染后会损伤它,其结果是味蕾对甜食和油腻的食物变得不再敏感。这会使你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多一点点热量,日积月累就会让你变得不再苗条。

  所以,如果你曾经患过中耳炎,就要格外注意食物的味道和原料,尽量用水果代替糖果,用橄榄油代替黄油,为自己制定更加健康的食谱。

  脂肪细胞的数量是一定的吗?

  不是。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有更多的脂肪细胞,甚至要多一倍,而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从2岁开始身体里就会出现比别人多的脂肪细胞,直到青春期才稳定下来。但别担心,虽然这些人减掉体重也不能改变脂肪细胞的数量,但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运动控制细胞中的脂肪含量,从而维持体型。而那些脂肪细胞少的人,如果肥胖,脂肪会在细胞中形成过度堆积,很容易引起并发症。

  会。只要体重增加超过5公斤,你的脂肪细胞在新陈代谢功能上就会发生变化,使得燃烧脂肪更加困难。这会让你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增加的脂肪越多,减掉它们的困难也就越大。怎样才能重新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呢?规律的体育锻炼是你的不二法门。

  孕妈妈的饮食不当会增加宝宝以后发胖的几率吗?

  会。就像尼古丁和酒精一样,不健康的饮食也会影响子宫里的宝宝。妈妈摄入过量的糖分和脂肪,会造成大量葡萄糖和脂肪酸颗粒漂浮在子宫周围,影响宝宝正在形成的代谢系统和控制食欲的神经系统,这样的宝宝日后更容易遭遇肥胖困扰。因此准妈妈要注意了,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你的饮食,否则你的宝宝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命中注定的胖子。

  可以。自由基的可恶之处不仅是带来皱纹,它还会让你看起来更胖。这是因为,自由基能够破坏产生饱足感的细胞,当你吃东西它就会出现,当你狼吞虎咽地吃炸薯条时,它尤为活跃。于是你的饱足感越来越弱,食欲越来越好,最终导致你的身材被破坏。怎样对抗自由基?色彩鲜艳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让它们帮你赶走讨厌的自由基吧。

  7

  脂肪肝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在一种肝病每天半小时就能治!文中详细的介绍了脂肪肝的治疗(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脂肪肝最爱“黏上”4类人。

  第一,肥胖的人。有研究表明,BMI超过28的人群中,有脂肪肝的人占了60%的比例,而BMI超过40的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率竟高达90%。这项研究表明,肥胖与脂肪肝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人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中的载脂蛋白无法将全部脂质结合起来,导致剩下的脂质沉积在肝细胞中,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脂肪肝。

  第二,经常喝酒的人。有研究表示,长期喝酒的人群中,有75%以上的人存在脂肪浸润的情况,另外,每天喝酒过多的人,发生酒精性脂肪肝的概率比不喝酒的人高达5—25倍。这主要是因为酒精会妨碍肝脏对脂肪酸的分解,导致脂肪酸堆积,长期以往,就容易诱发酒精性脂肪肝。

  第三,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容易使人体蛋白质缺乏,而由于蛋白质能形成载脂蛋白(载脂蛋白能使脂类物质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一旦蛋白质减少,脂类物质就容易沉积在肝细胞中,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脂肪肝。

  第四,经常饥饿的人。经常饥饿容易使身体的血糖降低,而血糖一旦降低,大脑会发号施令将肝组织中的脂肪酸调入到血液中去“伪装”一下血糖,这样一来,血液中游离的脂肪酸就会升高,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脂肪肝。

  8

  高体脂率

  男正常体脂率约在10-20%之间,女约在17-30%之间,女性超过50岁,男性超过55岁,每5岁,体脂百分比标准值可上调2%-3%。男性体脂>25%,女性体脂>33%是诊断为肥胖的标准。

  体脂率与寿命息息相关。

  “体脂率高,就意味着一个人体内藏着更多脂肪。在超过一定比值后,体内脂肪比重越高,肯定越不健康。至于那些体重指数正常而体脂超标的人,我们有时候会通俗称之为‘隐性肥胖’。”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群教授说。

  李群说,在同样的体重指数下,体脂率更高的人,意味着体内脂肪囤积越多,这显然会对代谢、循环系统带来负面影响,增加各类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并影响到当事人的健康甚至寿命。

  想要健康长寿只有这么吃了!

  “无论是否需要减肥降脂,足量的蛋白质摄入是一定要保证的,尤其越是老年人,越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李群说。常见食物:鱼、瘦肉、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都是理想的优质蛋白来源。

  “我们会建议人们吃肉,只是不要过量,一天保证在2-3两的精瘦肉就可以了。一般一天保证吃两顿,每顿达到平铺一个掌心的量就可以了。”李群说,除此以外可以保证每天1瓶奶、1个蛋,当然,根据个人健康情况可选择低脂奶、脱脂奶或酸奶;对牛奶不耐受的老人,也可以选择豆浆等替代品,平时还可以多吃些豆制品,这样脂肪和总能量摄入能得到控制,同时优质蛋白的摄入量也足够,不至于出现营养过剩或者缺乏的情况。

  特别要注意的是,即便你吃了足够多的优质蛋白,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运动训练,那么它们也更可能变成肥肉而不是肌肉。要将摄入的蛋白质有效转化为肌肉,一定需要科学的运动支持。

  “首先是基础的有氧训练,比如每天30分钟的快走,老年人也可以多跳跳广场舞,这对于提高运动协调性、平衡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运动量也适宜。”李群说,在保证有氧运动的基础上,最好在专业康复医师或者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能够增强肌肉的专业训练,这样才能让肌肉得到有效刺激,快速增量。

  但由于这些运动大都比较专业,所以千万不要自己盲目进行,尤其是老年人更要量力而行,以免发生意外。

张东亮副主任医师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