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概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今天正值一年一度的大暑时节,也属于三伏天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大暑时节要怎样进行养生保健呢?下面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大暑时节养生要注意什么,以及大暑时节适合吃什么呢?
大暑时节要如何养生呢?
一、急躁易中暑 心静自然凉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
1、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2、是心理纳凉,以“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原理,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3、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室外劳动者应下午三点以后再干活。并注意采取降温散热措施。
4、要注意饮食调整理,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疏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二、防疰夏、养脾胃
疰夏,又叫苦夏,三伏天因天热下降,地湿上升,湿热交争困于脾胃之故。主要症状 不思食(纳呆)、恶心、头昏乏力、倦怠思睡、舌苔腻、小便少、汗多等。
三伏养脾胃可服藿香正气丸(水),醒脾化湿,或薏仁、白扁豆、荷叶、粳米粥以养脾胃,或辅以香砂养胃丸以健脾助消化。
三、补水宜喝粥
在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此时节喝药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
李时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度暑粥”常选用粳米、绿豆、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健脾养胃的谷物为主料,辅以百合、莲藕、黄瓜、冬瓜、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寒凉清热蔬果,加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凉益气、滋阴补血的肉制品煮熬而成。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还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淮山药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药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精力旺盛。
主治医师
昆明市中医院 肛肠痔瘘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甲状腺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五大连池市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沅江市千山红农场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济南市天桥区天桥街2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双流县中和镇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411号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云景路(观山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