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误区

“辐射”其实没那么可怕

举报/反馈
2014-08-22 00:22:35太平洋时尚网

  先来个知识科普——什么是辐射?

  辐射指的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辐 射之能量从辐 射源 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辐射按伦琴 /小时(R)计算。辐射有一个 重要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辐射——

  太阳辐射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太阳活动和日地距离的变化等会引起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一部分到达地面,称为直接太阳辐射;另一部分为大气的分子、大气中的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散射太阳辐射和直接太阳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其强度和谱能量分布都发生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大气上界小得多,在太阳光谱上能量分布在紫外光谱区几乎绝迹,在可见光谱区减少至40%,而在红外光谱区增至60%。

  电磁辐射

  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因此,人们周边所有的物体时刻都在进行电磁辐射。尽管如此,只有处于可见光频域以内的电磁波,才是可以被人们看到的。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传播,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为光速。

  1.常见的电磁辐射源 :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手机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2.电磁

  热辐射

  热辐射,是一种物体用电磁辐射的形式把热能向外散发的热传方式。它不依赖任何外界条件而进行。它是热的三种主要传导方式之一。

  任何物体在发出辐射能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周围物体发来的辐射能。一物体辐射出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之差,就是它传递出去的净能量。物体的辐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向外辐射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增加很快。

  辐射能被物体吸收时发生热的效应,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不同,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同。因此,辐射是能量转换为热量的重要方式。辐射传热(radiant heat transfer)指依靠电磁波辐射实现热冷物体间热量传递的过程,是一种非接触式传热,在真空中也能进行。物体发出的电磁波,理论上是在整个波谱范围内分布,但在工业上所遇到的温度范围内,有实际意义的是波长位于0.38~1000μm之间的热辐射,而且大部分位于红外线(又称热射线)区段中0.76~20μm的范围内。所谓红外线加热,就是利用这一区段的热辐射。研究热辐射规律,对于炉内传热的合理设计十分重要,对于高温炉操作工的劳动保护也有积极意义。当某系统需要保温时,即使此系统的温度不高,辐射传热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如保温瓶胆镀银,就是为了减少由辐射传热造成的热损失。

  随着科技的发展,辐射可以说是无时无刻存在我们的身边,辐射问题在经过媒体的夸张放大之后成为了耸人听闻的谣言,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这就为你解开六个辐射误区!

  谣言一:使用电脑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因此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面部所受到的辐射减轻70%以上。

  真相:电脑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电脑里的各种电路,并不会产生类似放射性物质小微粒的东西。所以,当你坐在电脑前,打开电脑,身体就会受到电磁辐射,当电脑关闭后,电磁辐射也会立刻停止。脸上不会有“残余的微粒”,也就没有必要洗掉了。

  谣言二:在电脑旁摆一盆仙人掌吸收辐射。

  真相:如果植物的分泌物能吸收辐射的话,防辐射门就不会采用厚重的水泥和重金属铅制作了,用含有植物分泌物的物质直接填充效果岂不是更好?所以,把植物放在电脑旁边防御辐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谣言三:孕妇需要穿防辐射服保护胎儿。

  真相: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上涨,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孕妇无需特别防护。

  谣言四:手机具有强大的手机信号辐射,手机信号辐射通过耳机进入耳朵内部,会对人体大脑产生巨大的伤害(当耳机带着信号辐射进入人的耳朵,信号也可以通过耳膜传播直接进入人的大脑)。

  真相:手机的电磁波强度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即使戴着耳机听歌也一样。

  谣言五:连续三次使用家用电吹风的辐射累积量等于医院照一次X光的辐射量。电吹风主要用于吹头发,长时间近距离作用于头部,相比经常在头部附近作业的手机,电吹风杀伤力更大。

  真相:电吹风的工作功率比较大,可以辐射出比较强的电磁场。但是电吹风的辐射属于低频率的电磁场,X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强度比电吹风的辐射强度要大得多。把电吹风说成是高辐射的杀手,根本是危言耸听。

  谣言六:被微波炉加热过的食物会致癌。

  真相:微波炉和手机一样,它们使用的电磁波属于非电离性辐射,并没有电离性辐射那种让细胞癌变的本领,只有热效应而已。

  六种常见的关于辐射的谣言都被一一击碎了,然而关于辐射的谣言依旧层出不穷。

  如果你担心日常的电磁辐射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危害,试图从食物补给方面来抵抗辐射,那么不得不告诉你,食物防辐射也完全是一个营养误区。从防辐射的角度来说,如果辐射源为如同核辐射一般的电离辐射,食用任何食物都是徒劳。而对于日常的电磁辐射,其实无须任何补给,对健康的影响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不必担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