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生活常识

隐藏在我们身边4大激素

举报/反馈
2012-02-13 00:20:00生命时报

  北京协和医院里,6岁的小女孩程程(化名)靠在母亲身边,羞涩地给记者看了看她已微微隆起的乳房。4个月来,她的胸部已经像个青春期少女般,有了轻浅的曲线;而就在2个月前,她甚至像来月经一样,下体开始不规则流血……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属于典型的“性早熟”。据了解,目前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1%,仅广州就从10年前的0.5%上升至1.3%。伍学焱指出:“我们怀疑现代人性早熟、畸形、癌症发病率升高,都和生活中摄入的各种各样的激素有关。”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激素

  大脑是身体的主宰者,激素就是钦差,一边执行大脑的命令,一边和各种外来刺激“谈判”,以维持人体平衡。但除了身体各器官自然分泌的激素,现代社会中大量化学物质的使用让人不得不摄入了多种多样的“环境激素”。

  吃进嘴里的激素。如今反季节蔬果到处可见,行内人一语道破玄机:这大都是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韩德元研究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株果树从幼苗至成熟,可以使用零至十几种不等的激素,使用较多的是葡萄、西红柿、猕猴桃和草莓等。而养殖业使用激素催生饲料,也是行业内的“潜规则”。比如甲鱼养殖,据业内人士介绍,“按老的养殖方法,给甲鱼喂小鱼和蔬菜,至少5年才能成型,而用激素饲料,2两饲料即可让甲鱼长1两。”此外,市面上出售的鹿茸、人参、提纯鸡精等营养品,即使写着绿色食品,但其本身就含有天然激素。在2006年中国乳腺内分泌治疗高峰论坛上,有专家称,不少乳腺癌患者发病前都曾服用过含有胎盘或号称永葆青春的保健品。据卫生部记录,不少增高类保健食品中添加了促生长的性激素类物质,易导致性早熟;一些改善睡眠类保健食品添加了具有催眠作用的褪黑素,会令人产生依赖。

  抹在脸上的激素。记者从卫生部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了解到,近年来,因为使用护肤、化妆品而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逐年增多,多为40岁左右女性。容易违法添加激素的产品主要为祛痘、祛皱和祛斑三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健介绍,美容产品要达到美白和祛斑的功效,会添加汞和铅,为缓解它们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不法厂商就会再添加激素。

  生活中用的激素。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激素,首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大量剧毒物质二恶英;其次是农药DDT、各类洗涤剂、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用聚苯乙烯做的方便餐盒、儿童用橡皮奶嘴等。伍学焱指出,这些化学物质都是人工合成的,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DDT和塑料中含有的双酚A类物质会在人体内蓄积,发挥着类雌激素的作用。”

  药物中的激素。很多治疗皮肤过敏、各类感染的外用软膏都含有激素成分,以及一些治疗雌雄激素缺乏的外用凝胶、霜剂等药物,在使用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药物成分传播,也可能导致意外经皮吸收。伍学焱强调,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避免和孩子有肌肤接触。

  太多激素毁了健康

  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几乎都生活在“环境激素的海洋”中。环境激素令雄性退化,在动物世界已显露出雌性化危机,人作为生物链的末端,终将难逃厄运。

1/2上一页
伍学焱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