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很多失眠者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傍晚临睡时,就担心、发愁,预感到要失眠,一上床便处在“又要睡不着了”的失眠恐怖状态。
这些失眠者中,除少数人是由于大脑发生器质性病变或患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绝大多数是因生活中的琐事、烦恼导致的心理压力或身体患病的不适引起的,也有些失眠者是因年龄增大、体力活动过少导致的。这些人的失眠本属于睡眠的正常变迁范围。然而,他们只知道睡眠的重要,想尽量让自己睡好,以致对这突然的变迁焦虑不安。结果是办法想尽,越急越恼越清醒,反而招来了真正的“失眠症”,随之而来的是没完没了的烦恼与痛苦。
他把失眠时的快乐联想,当成了一段难得的自由时间
上述表现可以称之为“精神性失眠”,此类患者常带着焦虑、恐怖心理上床,失眠的真正原因是精神紧张。黄先生,40岁,自由撰稿人,他体验的“快乐失眠”,可供“精神性失眠”者借鉴。
自从进入不惑之年后,黄先生睡眠便明显减少,常常很早就醒了,翻来覆去再无睡意,很不是滋味。有一次,黄先生碰巧在写一篇文章,中间有一个细节很不满意,半夜醒来,又想起这个事,便搜肠刮肚,设想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终于想到了一个满意的。此时,天已快亮了,疲劳之致的黄先生倒头就睡,反而睡得很香。这个偶然的事情,让黄先生想到,睡不着的时候,不如顺其自然,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于是,黄先生每晚醒来后,不管是凌晨2点还是3点,都毫不在意,躺在床上默想白天收集的素材,构思文章的框架;有时不想写文章的事,就想一些生活中的“妙事”,或者追忆早年的一些事情,或者将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里重放,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结果,有时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
黄先生把失眠时的快乐联想,当成了一段难得的自由时间,心理负担全部放下了,反而很少再失眠。
坦然对待失眠
人从清醒到睡着,总有一个自然的过程。入睡时间的快慢,因人而异。每个人都要服从这样一个过程,不必强迫自己立即入睡,否则,欲速则不达,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此类失眠者要改变自己对睡眠的态度,不要一上床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睡眠上。醒来后,也不要计算自己睡了多长时间。睡眠时间的多与少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做到能睡就睡,能睡多少就睡多少,对睡眠问题坦然处之,就有利于克服焦虑情绪。
(责任编辑:徐晓宇)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甲状腺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保靖县迁陵镇北门路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湘潭市人民路18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7区701楼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东堤南路3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连市商业街F区10栋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东大街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