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误区

日常用药的7大安全隐患

举报/反馈
2011-11-09 00:18:00新浪健康

  隐患1:自行购药不分处方非处方

  OTC?非处方药?可能有些消费者完全不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自我药疗的时候,只有使用非处方药才是安全的。所有非处方药药盒的右上角均有OTC标识,而没有此类标识的处方药如去痛片等是普通消费者不可擅自购买服用的,是需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才能服用的。

  隐患2:用药前不看说明书

  用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且切实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药品的说明书涵盖了该药品的药物组成、适应症、服用方法、用药注意事项、有效期、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等信息,仔细阅读说明书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

  隐患3:重用药

  生活中有一些人,因“恨病”而自创出一套用药“组合拳”,觉得同时服用几种药物,会好得更快,但这一行为的隐患非常大。由于常常会忽略药盒上的通用名,自认为同时服了功能主治不相同的几个药物,结果却是误服了同一种药,重复用药的结果往往不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药量过大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根源之一。

  此,在我国还有一类药物——中西药复方制剂,如果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很容易忽略其中的西药成分,如果在服用中成药的同时再服有相同成分的西药,也可造成重复用药。

  TIPS——药物“相克”现象也不容忽视

  一次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药物之间就很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引起毒性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药源性损害,但目前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太清楚。

  隐患4:过分迷信抗生素

  在我国,“迷恋”抗生素的人不少,甚至有人视其为“万能药”,大病小病都要吃点,其实这是滥用抗生素。数据显示,我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不到应用现状的20%,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耐药性,前一段时间世界关注的超级病菌,就是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抗生素是处方药,一定要按处方服用才行,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应用抗生素,“万能药”同样也是致命药,甚至有可能对整个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隐患5:不按量服药

  任何药物在用药剂量上都有有效范围和安全范围,剂量不足则用药无效,剂量过高则很可能造成药物中毒。药物的说明书或者处方的用药剂量,都是经过无数的临床病例总结而来的,是目前认为最合理的用量。所以消费者服药时一定要按计量服药,不要任意减量和增量,否则后果可能是相当严重的。

  特别是老年人或者未发育完全的童,由于各器官功能相对降低,更不能擅自更改剂量。如果病情需要,一定要改变用药剂量时,必须在医师或执业药师指导下进行。

  隐患6:不按时服药

  平稳控制血压是避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按时服药,血压时时波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按时服药应当是高血压患者的“每日必修课”,不止高血压,患其他疾病也应一样。

  药物之所以能持续性地治疗疾病,与其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有关,若保持治病需要的血药浓度,就必须按时按量服药。需要强调的是,不按时服药不仅仅是疾病治疗中没有按时间点服药,也包括偶尔忘记而漏服的情况。

  隐患7:使用过期药品

  一些人认为“过期药不过是药效降低了,多吃点就好了。”殊不知,这是极度危险的。药品在储存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药品的保质期不是随便制定的,当药品超过保质期之后,会有两种情况,一是药效减弱,二是药品发生了变质,甚至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如果药品发生了变质和结构改变,它可能就不是治疗疾病的药物而是要人性命的毒药了。即便是过期药药效减弱的话,也存在着贻误治疗时机的风险,危害同样很大。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