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心理健康

灾后的“心理地震”如何应对?

举报/反馈
2011-03-27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最近世界各地频发地震,一些人反映看到救灾的电视画面就感觉情绪低落、心态失衡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其实,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2008年汶川地震,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专家指出,并不是只有经历灾难的人才需要心理支持,在很多大的灾难或者大的恶性事件发生后,一些离事发地很远的人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问题,就像是经历了“心灵地震”,这些人同样需要心理抚慰。

  安抚受伤的心灵

  并不是只有亲身经历灾难的人需要心理安抚。

  其实心理工作者应该面对的是三群人。第一群人是在灾难过程中受灾的人,包括身体受伤或者身体没有受伤,但是他的亲人受伤的。第二群人是去援助的人,包括当地的人,还有很多从外地调运过去的人,因为那不是他们熟悉的环境,他们在去之前,有自己生活的挣扎,工作的压力,可能还有家庭的很多困难。他们在那种场景,在帮人的时候,如果他们不能得到很好的心理的援助,可能这个帮助的持续力就会打折扣的。第三群人是没有在现场的人。这一群人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其实这群人同样需要心理安抚。

  也许有人觉得,灾难离自己很遥远,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反问一下自己,在观看新闻时有没有感觉受到了很强的心理震动,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有没有因想起那悲惨的情景而泪流满面甚至对类似新闻内容采取回避态度的时刻?会不会感到害怕、恐慌,想象自己或亲人在灾难现场,想象自己、亲人或者自己的孩子已经死去?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恐惧,甚至由恐惧衍生出一种名的愤怒。如果你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种时刻,那么你同样属于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

  疏导自己的情绪

  专家建议:可以每天找一个自己独处的时间,允许自己流泪,在流泪的时候,刚开始会觉得是跟灾难有关系,接下来可以问自己,“我在哭什么?我的泪在说什么?我的眼泪在告诉我什么?”这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反思。

  可以关注自己的呼吸,让自己完全沉静下来,这时候再想想周围的事,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用情绪去做某些事情。

  也可以邀请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大家安静地谈谈,时间限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注意互相谈话的时候如果有人表现得非常痛苦,千万不要试图去劝他,尽管我们很想这样做,但是在大的精神冲击面前,劝说、讲道理都是最没用的。这时最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听他的眼泪背后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因为彼此之间很熟悉,朋友们一般不需要说话也可以表达情绪,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做这样一个和平常不一样的交流,会起到很奇妙的作用。

  很多人想要去做志愿者,但一想到那些惨状就会感到恐惧和焦虑。其实帮助灾区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作为远离灾区的人,保重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对灾区的支持,因为个人的良好状态对身边人的情绪稳定是有贡献的,灾区人不仅需要物质支持和心理援助,还需要看到全国人民不会因为他们生活变得不安宁。否则的话,他们会很内疚和自责。

  人在经历灾难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希望,有希望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一个希望,就能够减少一点儿我们的恐惧。

  灾难面前我们一直强调坚强,坚强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认为自己能够承受时,这是种很重要的自我支持;但是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稍稍向周围人求助,这时一小点儿的帮助都会让我们的抵抗力变得更强。

1/4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