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秋分节气

秋分时节少吃油腻饮食

举报/反馈
2010-09-01 08:52:0039健康网社区

  长夏时节,尤其是临近秋分时,一天之内温差较大,中午热早晚凉,暑湿隐藏在身体里,暑湿天气最容易产生肠胃疾病。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尤其是脾阳,脾脏受损,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

  因此,在长夏时节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不吃过于油腻或过甜的食物,以防产生湿气,宜多吃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赤小豆等。另外,祛湿防病,还可选用以下几种中医疗法。

  拔火罐 拔火罐具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作用。拔罐可选择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等。

  艾灸 有腰酸背痛、精神疲乏、胃口不好等症状的人,可用艾条对神阙穴(肚脐)和足三里穴实施艾灸,具有祛湿、健脾胃的作用。

  艾叶泡澡 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然后取出艾叶,加凉水调至适宜水温时即可沐浴,对毛囊炎、湿疹等因湿导致的病症有一定疗效。

  足浴 取干姜、附子各20克,川椒、艾叶各30克,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桂枝、桑枝各10克。用纱布将药物包好,放入搪瓷盆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后,去药包,待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次30~40分钟,每日1~2次。

  注重补气血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 樊正伦

  长夏时节,更应注重补气血,其秘诀是:①空调要少开,流汗才健康;②多喝小米粥,五谷能养命 ;③吃好早午饭,睡好子午觉。

  秋燥时节

  提早防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郭云协

  燥是秋季的时令主气,很多人会在秋天出现眼睛干、鼻孔干、嗓子干等症状,这时应多喝水,在饮食上注意滋养津液,适量喝些汤水,并适当选择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百合等。

  传统医学认为,秋燥可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二者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但也有其不同,温燥伴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舌红等特点;而凉燥在初起时恶寒重而发热较轻、舌头颜色不红等。在临床用药方面,温燥宜选用辛凉甘润的药物;而凉燥宜选用润肺化痰的药物。温燥患者可多吃杨桃、柠檬、葡萄、柚子、梨等富含维生素C或凉润的水果,避免冰品、辛辣、烧烤、油炸、咖啡、茶叶或干果类食物等;凉燥患者可用生姜、红糖煮水喝,喝完盖被取微汗,避免寒性、刺激性食物等。

  专家认为,立秋后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长夏时节(酷暑未过而秋天已经悄悄来临)和秋燥时节。

(实习编辑:王亚娥)

郭云协副主任医师急诊内科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