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生活常识

唱京剧 调节呼吸换来养生良效

举报/反馈
2010-08-19 03:48:0039健康网社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京剧似乎已经只是属于老一辈人的艺术了,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没有多少个喜欢听京剧,唱京剧的。可是你知道吗?唱京剧非常讲究气和力,这对于我们日常养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为你一一道来。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演唱京剧能带来青春活力,具有养生之妙用。

  我们知道,气乃人之根本,气足则血盛,无气则无力。演唱京剧最讲换气和用力,这本身就是对人体内精、气、神的培养,以增强真气运行,使之调整阴阳,方可气力充足。演唱京剧需一呼一吸,在气功中称之为虚实阴阳,吸为纳(阴),呼为吐(阳),唱腔中所需的长呼短吸的气口,正是气功行使所说的“功”力。

  演唱京剧,讲的是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法),借鼻音而串脑后音引起共鸣,这就必然牵动丹田之气,由会阴穴升经肾俞穴,穿玉枕穴直冲百会穴回上齿龈。这一升一降正是气功所说的“周天”运行,能使任、督两脉自然贯通,有助于调整脉搏频率和人体的内部功能,有益于人体健康。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悦耳的音乐,通过感官传到大脑,能使人体分泌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可以对人体的内脑和躯体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京剧艺术中不同的唱腔板式和曲调,刚柔相济和阴阳虚实的变幻能使人飘然欲仙,得到一种美妙的享受。

  比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打虎上山”选段,由武场打击乐引出管弦乐队前奏曲,把听众引入茫茫的林海雪原。京胡进入管弦乐曲后奏出“二黄导板”:“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句高昂的“汉”字托腔,气势磅礴,展示了未出场的杨子荣形象。紧接着马舞引出杨子荣唱“二黄回龙”及“原板”唱腔,倾诉对祖国大好山河和民族的热爱。最后一句“捣匪巢定叫他地覆天翻”,又以“翻”字托腔结束,使观者无不受剧情和音乐的感染。此时观众已完全融入剧情,排除了杂念与烦恼,获得精神上的美感。

  京剧艺术是在文人荟萃的京都发展起来的,其唱词简练,词汇丰富,要求合辙押韵,讲究四声(平上去入)、五音(唇齿牙舌喉),上口(中州湖广)字声,念分韵白、京白、方言等几种语言法,韵味近乎吟诵。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步身法),服装脸谱无不完备。吐字要求字音准确、急徐有致、抑扬顿挫、感情层次分明;行腔韵味要求“行如滚珠、托入云中”,使闻者清心悦耳,陶冶情操胜如听禅。

  此外,京剧的表演方式体现着传统太极的演变模式,无论舞台上的圆场、台步、云手和身段,都是大圆圈套小圆圈无处不圆的变化,每一招式都包含着太极八卦阴阳变幻的内涵。京剧声韵的五声,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与宫、商、角、徵、羽及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相互联系。根据马礼堂先生的六字诀养生法:“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咽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医宗今鉴》所载的五声理论及五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产生万物”等理法,对进一步探讨京剧艺术的养生奥秘有着更深的意义。

  人的疲劳、衰老和疾病大都是精神因子所致,练气功或听音乐,尤其是表演和欣赏高雅艺术(如京剧),可以增加大脑的良性刺激,使人的形象思维、推理思维和灵感相互作用而心醉神迷,促进身心健康,达到防病、健身、益寿的目的。

(实习编辑:刘秀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