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行业动态

保健品不是药 当心受骗!

举报/反馈
2010-06-12 00:52:0039健康网社区

  近日广州市药监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和经多方取证,成功取缔一自称“CTCT国际心脑血管防治合作中心”非法销售保健食品组织。该组织以健康讲座形式变相销售高价保健食品,并在讲座现场大肆夸大宣传所推销产品能治愈各种慢性疑难疾病。

  如今,“保健”已成为城市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很多商家抓住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企盼健康长寿、“还想多看看世界”的心理,打出“爱心理疗”、“健康咨询”、“免费体检”甚至免费旅游之类旗号标榜于市,先是施以“恩惠”,随后夸大保健品功能的范围,把保健品说成了药品,怂恿你购买他们的“灵丹妙药”、“高科技保健品”或“神奇仪器”,让一批批中老年人上当受骗。有些人被忽悠了最终还蒙在鼓里,或是死要面子活受骗。

  这些中老年人陷入各类保健品营销陷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急乱投医,轻信保健品的作用,把其当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事实上,正规的保健品的确可以预防调节纠正机体的亚健康状态,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可以在正常服用药物的前提下选用一些保健食品,但不能治疗疾病。中老年人只要通过合理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心情舒畅就能达到健体效果。确实需要进补的,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服用。如果用保健品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影响了治疗,轻则延误加重,重则危及生命。南京的一位吴先生,前段时间突然感觉自己“那方面”不行了,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种“抗疲劳、壮阳、男人首选”的保健食品,便悄悄邮购了几盒服用。可在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后,吴先生开始觉得腰酸背疼,而且莫名其妙地感觉下腹坠胀,小便也有疼痛感,结果被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我国于1997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保健食品通用标准》,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这就是说,保健食品只适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和特定的保健功能;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具有治疗作用,有病应及时就诊;保健食品不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切勿相信“包治百病”的宣传。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老年人上了岁数,身体上难免会有些不舒服,少不了要寻医求药。因此,在参加保健知识讲座时,对于经销商通过宣传保健食品的疗效而鼓动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慎重,不要盲目听人“忽悠”;遇到不正规的讲座,应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

(责任编辑:陈荣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