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品评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生活用品评测

低碳简生活

举报/反馈
2010-05-2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让这里注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在此之前,坐落在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用一次特别的“水下内阁会议”,来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岛国的威胁,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12月8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一时间,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低碳生活,听上去好像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低碳生活就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暖。对普通市民来说,平时注意省电、省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此前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吸引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目光,全球60亿人都在翘首以待,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南极冰盖的冰山融化的比以前快了,乞力马扎山上的雪开始消融了,沙尘暴来得比以往更猛烈了……我们脚下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承受着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种种不适,这种后果不只体现在气温上升,还有大雪、飓风等极端恶劣天气的接踵出现。

  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就已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工业减排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也能为碳减排目标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国内一位环保官员说。 在芬兰航空公司的一张中国上海至丹麦哥本哈根的机票上印有这样的碳排放信息:上海浦东——芬兰赫尔辛基7380公里,780公斤;赫尔辛基——哥本哈根893公里,133公斤,意味着该乘客这次旅行将向大自然排放913公斤碳。

  其实,除了飞机旅行外,开车、用电、吃肉、吸烟、装修等都会增加人们对自然的碳排放。 全球变暖的惊人后果 一部岁末大片《2012》让全体地球人触目惊心,诺亚方舟带走的数万人成为人类仅存的火种。脚下土地崩裂,远处山脉倒塌,惊涛骇浪渲天,虽是片中一幕,虽属寓言一场,但全球变暖的可怕效果还是让全球科学家纷纷作出预测。

  1. 海岸生态环境被破坏。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 水灾越来越频繁。水域面积增大,雨季延长,水灾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 南极半岛和北冰洋冰雪融化。水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 精子活性降低。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 过敏加重。每到春天就困扰你的打喷嚏和眼睛发痒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全球变暖会导致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让花期提前来临,并让花粉生成量增加。过敏源早来,过敏季节又迟迟不走,过敏症只能越来越严重了。

  6. 遗迹成废墟。遍布全球各地的寺庙、古遗址和其他遗迹是过往文明的不朽之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全球变暖可能最终将它们毁于一旦。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洪涝灾害已经破坏了有600年历史的素可泰古城,这里曾经是泰国的古代王朝的首都。

  7. 改变整个种群的基因面貌。全球变暖让春天提前来临,早起的鸟儿也许不光是有虫吃,还可以将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由于植物提前进入繁茂期,按照通常时间迁徙的动物可能会得不到食物,最终改变整个种群的基因面貌。

  8. 物种收缩。随着气温上升,生物群体数量和个体大小似乎都在缩小:小物种比大的更有生存优势,有些动物的体形似乎比实际年龄偏小。

  9. 山脉变高。虽然增幅不明显,但一百年来,由于山顶冰雪的融化,阿尔卑斯山和其他山脉在不断升高。几千年来,冰雪重重地压着大山,而融化的冰雪让着一重负消失,于是地面缓慢回升。

  10. 更多森林大火。全球变暖出让冰川融化、飓风肆虐外,还加剧了森林大火。过去几十年中,在美国西部各州,森林野火肆虐,专家分析是由于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带变得更加干燥所致。

  11. 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全球变暖使得永久性冻土层解冻,导致地表收缩,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而对于高山来说,冻土层的融化甚至可能导致泥石流。

  12. 湖泊消失。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周边地区有125个湖泊消失。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湖泊之所以消失可能是由于湖底永久冻结带解冻,湖水已经渗透到土壤里。

  13. 动物向更高地势迁徙。从19世纪初开始,花粟鼠、老鼠等动物就开始向高处迁徙。研究发现,这些动物之所以向更高的地方迁徙,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栖息地环境的改变还威胁着北极熊等极地动物,因为它们栖息的冰层在慢慢融化。

  算算你的碳足迹 现在有一个新名词“碳足迹”,一夜之间被大家所熟知。碳足迹,英文单词为carbon footprint,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有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打个比方,一个人开着车子在马路上转一圈就留下一个碳足迹。总的来说“碳足迹”就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在中国,年人均CO2的排放量2.7吨,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方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就会在2611吨。

  李悦在太原市一家民营企业做行政工作。一种名为“碳足迹计算器”的软件,让她接触到“低碳生活”这个概念,生活也因此有了不小变化。 现在每天打开电脑后,李月总会先把碳足迹计算器调出来,对当天自己生活的每个细节进行计算。 那么,我们的碳足迹如何计算呢? 一旦明白了你的碳足迹从哪里来,就可以设法去减少它。

  家具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量X 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X0.785; 乘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X0.275: 中途旅行:200公里——1000公里=55+0.105X(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X0.139。

  环保专家和环保主义者表示,哪怕是开少一天车,少坐一次电梯,都是在为低碳生活努力。低碳生活不会降低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反而能成为一种时尚。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李悦太抠门了,她一个人的“算计”未必能给地球减负。但当其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有更多的人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的是人类未来。

  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也令其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全球“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多绑架。

  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众多市民存在“过度消费”、“面子消费”等不良消费嗜好。超大型豪宅成为吸引眼球的亮点,排量1.8升以上的小汽车比比皆是。以私人汽车为例,北京私人汽车拥有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广东去年上半年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同比增16.6%。宾馆内,有人夏天盖被子开着空调,冬天室内温度则高得让人流汗。

1/3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