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保健资讯

药物外渗和药物渗出有什么区别ppt

举报/反馈
2022-10-26 10:01:3839健康网

药物外渗是静滴后常见不良反应,轻者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疼痛现象,严重者的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甚至出现神经肌肉关节受损,引起组织功能障碍。药物外渗和药物渗出有什么区别?

药物渗出和外渗的区别在于内外的不同。液体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药物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外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液体外渗的危害比渗透的危害更大,渗透通常是由硫酸镁湿压引起的。观察周围组织是否有进行性损伤。一般来说,无须特殊处理即可自行吸收和修复。

预防药物外渗方式:

1、择取合适血管:同一条血管不得反复穿刺,不宜在同一位置长期滴注,如果患者的静脉滴注时间在12h以上,即使整个滴液过程无异常发生,局部无外渗,护士也应为患者更换输注位置。如果对患者创建了2条静脉通道,则每相隔3~4h就应更换点滴一次。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应当使用浓度为0.9%的NS溶液冲洗管道,确认穿刺成功以后,对患者输注高危药物。

2、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掌握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方式,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在原有基础上提升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以达到一针见血的水平,在穿刺的过程中,要避开重要关节位置,等到穿刺成功之后,固定好针头。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如有家属陪伴,教会家属正确照料患者的方式。

3、提升其预防意识:在进行输液之前,告知患者发生药物外渗之后可能出现后果。

4、加强巡视力度:如果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发现危重患者存在药物外渗现象,应当在第一时间更换注射位置,在输注化疗药物或者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药物时,应仔细观察注射部位,做好床头交接班工作。选择合适给药途径。甘露醇,多巴胺类药物的渗透压较高,按实施经外周小静脉输入风险大,因此尽可能地采用PICC置管或深静脉给药。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