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癌症

1/6的癌症由炎症引起!如何给身体“消炎”?饮食或能帮大忙

举报/反馈
2022-04-25 00:34:5339健康网

“哎,来晚了,胃炎变胃癌,神仙也难救啊!”病房中,医生遗憾地说。

27岁的小刘,刚工作几年,就因压力过大、饮食作息长期不规律而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开始,小刘还比较重视治疗,但时间久了也逐渐把胃痛这些当作“家常便饭”,认为既然治不好,那吃了药也是白吃,于是又开始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直到上周,小刘出现严重的呕吐、腹痛,整个人消瘦一圈,到医院一检查,结果却被确诊为胃癌,也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慢性胃炎为何会变成胃癌?” 这成为了小刘心中最大的疑问。

其实,小刘“胃炎熬成癌”的病例不在少数,一些炎症向肿瘤方向的变化也早已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小小的炎症和“凶狠”的癌症之间竟息息相关,这不得不让人们重新认识炎症的健康风险。

一、慢性低度炎症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炎症,不是指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类发生于机体的病理过程的统称,也是机体为了消除因损伤而产生的坏死组织和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从炎症的发生机制来看,适度的炎症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慢性低度炎症却是隐形的“健康杀手”。

一般来说,急性炎症会在清除坏死组织或阻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后自行消失,不会造成超出目标的伤害。但是慢性低度炎症却相反,“慢性、稳定、低度”的炎症会对机体造成损伤,继而将危害发展至周围组织,最终引起严重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指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是六分之一癌症患者的发病根源。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王昆医生表示:慢性低度炎症造成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同时,也会导致DNA的损伤和突变,增加癌变的风险。尤其是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环境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因子会不断地削弱机体的免疫应激反应,也间接增加了患癌几率。

此外,慢性低度炎症除了会引起肝炎、肾炎、胃炎、关节炎等炎症风险外,还可能会造成骨骼损伤、心血管损伤、代谢异常等情况,增加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类疾病的风险。

二、以下4种炎症需特别留意

如上所述,发生炎症并不意味着百分百患癌,但是慢性低度炎症也确实增加了癌变风险,尤其是对从没有发生过炎症的人群来说,炎症的癌变风险更大。这4种炎症出现,要格外留意!

1、溃疡性结肠炎

医学研究发现,肠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肠息肉80%、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和其它因素等,其中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几率很大,病情10年患者癌症发生率高达50%,就连慢性结肠炎癌变几率也达到20%上下。

一般来说,慢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排便频率增加、腹泻便秘交替、放屁次数增多、便血(暗红色)、腹部或肛门持续或阵发性疼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需要及时留意并尽快检查。

另外,50岁以上人群或有肠癌家族史、肠病史和有以上症状的高危人群最好定期做结肠镜预防肠癌。现阶段早期肠癌治愈率高达90%,要学会预防和早治。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营养平衡,减少油炸食物,规律性运动,多补充益生菌,保护肠道。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引起人体胃黏膜或腺体萎缩,常伴有不典型增生、肠化生、幽门腺化生等情况,患者通常有食欲不振、嗳气胀满、贫血虚弱、上腹疼痛等症状。

医学调查发现,这类患者病情持续5-10年癌变几率有3-5%、10年以上癌变率高达10%。此外,患有萎缩性胃炎同时伴随有异型增生的患者,轻度10年癌变几率高达2.5%-11%,中度则升高至4%-35%,而重度增生患者癌变率10%-83%,一定要高度重视。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可逆转损伤,一定要及时对症治疗,根据患者增生或化生的轻重,一般需要每年1-2或每6个月安排一次定期的内镜、病理活检。

3、病毒性肝炎

医学调查发现,肝癌患者中50%%-80%和乙肝病毒有关,25%和丙肝病毒有关,其中25%-40%的肝炎患者最终会发展为更严重的肝硬化或肝癌。通常来说,早期的肝炎患者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中晚期患者当肿瘤侵犯肝脏被膜时才会引发疼痛。

预防肝炎首先要戒酒,其次肝癌家族史、肝病史、长期饮酒人士、乙丙肝炎等高危人群要做好定期检查。最后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肝炎患者要及时医治,如果计划生育要注意母婴阻断。

4、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很容易和急性胰腺炎搞混,临床治疗中9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都较轻。而慢性胰腺炎若反复发作,容易导致胰腺纤维化、钙化,是胰腺癌的高危诱发因素。

通常慢性胰腺炎患者会有腹泻、消瘦、腹痛、组织病变等症状,而一旦有癌变倾向,患者会出现暴瘦、血糖异常、尿液茶色、皮肤黄疸等症状,要重视起来。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或胰腺炎高危人群最好做全腹部B超排查,生活中要戒酒,饮食避免高油、高脂、高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比例。

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抗炎“武器”

1、饮食与炎症息息相关

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了一项由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研究团队主导的研究,该研究对21万参与者进行了32年的长期随访,通过对参与者的体内炎症水平的变化和心血管健康状态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饮食促炎潜能高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率38%,冠心病发生率46%,而饮食中抗炎潜能高的人群心血管炎症风险更低。

而所谓“促炎饮食”多指高糖、高油、精碳水、红肉和加工肉等食物,这可能和炎性递质在从肠胃中被摄入后过度表达有关。而果蔬、鱼类、茶、谷物、部分调味品(生姜、大蒜、迷迭香)等食物都属于抗炎食物,生活中,可以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抗炎食物的比例,以此达到预防炎症的目的。

2、除了饮食如何给身体消消炎?

生活中,首先要及时治疗已有的各类炎症疾病,如胃炎、肠炎等;其次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焦虑、抑郁和精神压力也是促炎因子,虽然负面情绪很难避免,但是大家一定要学会调节情绪。最后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学会戒酒,不再熬夜、适量运动。

生而为人,和大自然共存共生,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接触到促炎因子,也无法百分百避免炎症,但是却可以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做好炎症预防,为健康打好一个有利的基础。

参考资料:

[1]《萎缩性胃炎——做到这8条,一般就不会有问题》.胃肠病.2021-10-19

[2]《预防疾病记住多“抗炎饮食”,避开“促炎饮食”!》.健康时报.2022-02-24

[3]《从肝炎到肝癌,身体给了3次机会,别不当回事!》.精准医学.2022-03-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