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抗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防癌抗癌

肿瘤患者秋季最怕的“小毛病”

举报/反馈
2012-10-12 01:38:4339健康网

  医学统计显示,肿瘤病人死亡原因中80%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并发症。据统计,特别是秋冬季肿瘤病情反复率要比春夏高出10%,其根本原因在于秋冬季节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肿瘤患者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人体自身代谢机能下降和易产生负面情绪。

  对此,专家解释说,秋冬之交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湿度偏小,“肃杀之气”易侵入肌体,免疫力就会下降。而红衰翠减,百花凋零,更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愁缠心。

  据来自上海某肺科医院的统计,该院肿瘤科去年10月接诊病人不过1000多人次,而11月仅前10天接诊人数已近700人次,病人数至少比10月增加30%。而前来就诊的癌症病人中,病情反复、肺癌转移或复发的较多,起因多是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一名肺癌患者因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而引发肺部感染,一个小感冒很快发展成肺炎,并最终引起了病情的恶化。郑州新华中医院专家介绍,进入秋冬季,人的整个代谢机能都在下降,免疫力低下,肿瘤病人对病毒的抵抗力更差,病情极易反复。一旦遭遇感冒病毒的袭击,原本已很脆弱的免疫防线便陷于崩溃。所以说,肿瘤病人入秋冬后最怕感冒、肺炎等并发症。

  专家特别指出,对那些正在接受手术和放化疗的病人来说,秋冬季更应谨慎对待。手术和创伤性治疗使机体免疫力迅速降低,化疗会使白细胞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天气变冷,极易引起机体不适应,引发严重并发症。

  专家支招,癌症患者秋冬要积极注意防护: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保证足够的热量和充足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C、A和E,另外,要多食蔬菜和水果。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吃易于吸收消化的食物。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决心戒掉饮酒抽烟的嗜好,不吃盐腌、烟熏火烤以及发霉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测量体重。

  ■适当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增加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消除抑郁的情绪,松弛紧张的精神。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肿瘤患者的秋季衣食住行

  衣 常言道:“出门须防三、九月”。因为北方的九月凄风苦雨,冷空气势力日渐增强,气温日降,容易使人感冒,这不仅仅对出门人而言,在家的人也应注意不可着凉。特别是肿瘤患者体质差,对天气变化很敏感,应及时增减衣被,以免寒气入侵,轻则感冒,重则伤肺,或诱发疾病。

  食 阳光渐收,雨水渐少,天气转凉,由于其天气不断收敛,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而成为肃杀的气候,这时候人们常常会觉得口鼻干燥、渴饮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大便干结等。肿瘤专家提醒肿瘤病友更应注重饮食调理。

  一是以养阴润肺为主,肿瘤患者手术、化疗、放疗后,体虚脾弱,消化能力低下,饮食要以温软清淡高蛋白、润肺生津为主。选用新鲜时令食品,如莲藕、百合、白果、丝瓜、木耳、莲子等炖汤,以养阴润肺;咳嗽痰多的病尤宜食梨、橘、莲藕、萝卜以清热止咳;可适当进食瘦肉、鱼虾、禽蛋等清补食品。

  二是少食滋腻大补食品。中秋为团圆之节,肿瘤病友忌烟、酒、辛辣、刺激之食物,及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羊肉、狗肉等大热食品,易使脾气壅滞,体虚生火,尽量不用;螃蟹性寒,也尽量不用,偶尔进食,需佐以姜、醋,以免伤脾胃;月饼多为高糖、高热高油的滋腻食物,只能分次少量食用。

  三是科学药补。药补以清热益气养阴为主,如西洋参、枸杞等泡水饮用,秋季避免大补,传统的膏方可在入冬后使用。鼻咽癌、食道癌放疗病友,为防止或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可用当归、麦冬、金银花漱口和泡水服用。专家提醒市民,灵芝、孢子、冬虫夏草等只能作保健品服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住 秋季万物收敛,人也要注意调整起居作息,收敛肺气。“秋三月,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专家提示,身体条件较好的肿瘤病友,宜早睡早起,早睡以使志安宁,早起以使肺气清;心平气和养生学的关键所在,要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清洁通风。

  行 秋高气爽,温度适宜,风景宜人,是锻炼的最好季节。肿瘤病友可根据病情、体质、兴趣、爱好,量力而行地选择一些活动,选择适当的室外锻炼。但是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宜突然剧烈运动,或大汗淋漓,以免发生危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