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肿瘤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癌症 > 良性肿瘤

大肠腺瘤 慎防癌变

举报/反馈
2008-03-17 00:39:0039健康网社区

  大肠息肉,就是从肠黏膜表面向肠腔内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隆起性病变。早在1982年,我国大肠癌协作组就将大肠息肉分为新生物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等类型。在临床上,尤以新生物性大肠息肉最为多见。新生物性大肠息肉又叫做大肠腺瘤,它分为单发性腺瘤和多发性腺瘤。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从病理上看,大肠腺瘤可分为管状腺瘤(约占75%)、绒毛状腺瘤(约占15%)和管状绒毛状腺瘤(约占10%)。从外观上看,大肠腺瘤有的有蒂,有的无蒂。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腺瘤的发生率和癌变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肠腺瘤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仅为4%~4.8%,而绒毛状腺瘤酌癌变率则高达30%~40%。研究发现,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人们在出生时并没有长大肠息肉,多数患者都是在15岁左右开始长大肠息肉的,其大小如黄豆,常密集排列成串状或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肠息肉患者的息肉数量会逐渐增多,严重时其息肉的数量可多达数十个到数百个,从患者的口腔一直分布到直肠肛管。 般来说,大肠腺瘤本身为良性病变。其生长缓慢,发生癌变的几率与患者的年龄和大肠腺瘤的大小呈正相关。直径小于1厘米的大肠腺瘤,其癌变率不超过3%;直径为1~2厘米的大肠腺瘤,其癌变率为2.1%~11.1%;直径大于2厘米的大肠腺瘤,其癌变率为8.7%~50%。此外,大肠腺瘤能否癌变与其所处的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通常,位于左半结肠处的大肠腺瘤比较容易癌变。

  那么,如何防止大肠腺瘤发生癌变呢?

  1、对大肠腺瘤要及早地进行确诊和治疗:大肠腺瘤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随着息肉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患者常常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黏液以及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少数大肠腺瘤患者还可发生肠梗阻肠套叠。因此,对疑似大肠腺瘤的患者必须做双重对比气钡灌肠X线检查和纤维肠镜检查,同时还要对病变部位做病理活检。一旦患者被确诊患有大肠腺瘤,则应根据其腺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腺瘤上是否有蒂,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小于1厘米的大肠腺瘤,可采用内镜下活检钳凝切法,或电凝器灼除法。或圈套凝切法等进行治疗。对大于2厘米的绒毛状宽基底的大肠腺瘤,则需进行开腹手术治疗。但不管采取了何种治疗方法,都要对切除的标本做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是否发生了癌变。此外,大肠腺瘤患者在切除病变部位后要定期进行复查,开始可每年复查一次,以后可适当地延长复查间隔的时间。

  2、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肠腺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作息有时,避免过劳;②饮食结构要均衡合理,应少吃肥肉、洋快餐、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还要戒烟限酒,这样既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有害废物对肠道的损伤:③要坚持参加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癌能力。

  3、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一旦被确诊患有大肠腺瘤,千万不可谈“瘤”色变,甚至忧心忡忡。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大肠腺瘤都会发生癌变的,即便患者患有容易癌变类型的大肠腺瘤,但只要能及时地将病变部位切除,并注重加强自我保健,也完全可以阻止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实习编辑:黄熙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