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张潍平:尿道下裂新进展

张潍平:尿道下裂新进展

  2009全国小儿外科学新进展高级研讨会于8月14日在京拉开帷幕,15日下午,张潍平、叶辉、孙宁三位来自北京儿童医院、首儿所的知名小儿外科专家就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展开专题演讲探讨。

  张潍平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副主任,在小儿泌尿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尿道下裂治疗进展”是他此次会议演讲的主题。据了解,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外报道在出生男婴中的发病率为每300个男孩中有一个,美国各别州还报告过二百分之一、甚至一百分之一,发病率非常高,但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权威数据显示,20%-25%的临床病例中有遗传因素,尿道下裂患者的兄弟也患尿道下裂的机率是正常人的10倍,有报道8%患者父亲及14%患者的兄弟中也有尿道下裂。也有人认为尿道下裂发病率增加与环境、雌激素增高有关。在尿道下裂的治疗方面,张教授告诉记者,尿道下裂的治疗进展实事上在这近十年基本处于停顿状态,中间有过跳跃就是04年一种叫Snodgrass的疗法出来以后。从治疗的成功率来讲实际上在大医院都差不多,但疗法并无大进展。简言之,尿道下裂是可治,且治疗效果很好,却很难预防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张教授解释,这其中有环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病因不清楚,比如女性保胎,那宝宝尿道下裂的发病率就会高些,因为保胎会应用到雌激素。在治疗方面各地水平则有差距,大城市大医院以及发病率高的地方治疗的技术水平也要更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刘婷)

张潍平:尿道下裂新进展
2009-08-16 00:11:00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胃炎反酸吃什么药
胃炎反酸时,常可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生素药物等进行治疗。1.质子泵抑制剂首先,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胃炎引发的烧心、反酸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服用上述药物时应避免嚼碎服用,否则可能会破坏肠溶剂型,影响治疗效果。2.铋剂其次,铋剂属于胃黏膜保护剂,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来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常用的铋剂药物主要有枸橼酸铋钾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上述两种药物不仅可以保护胃黏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两种药物均禁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抗生素药物最后,除了对症治疗外,患者还应遵医嘱对因治疗,此时可选用克拉霉素片、呋喃唑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克拉霉素片能够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而呋喃唑酮片则是通过抑制细菌的氧化还原酶,来阻断细菌的能量代谢进程,以此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但14岁以下儿童禁用。需要注意的是,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生素药物联用,在临床上常被称为四联疗法,多用于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患者在恢复期间,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尽早戒除烟酒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