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习惯在错合畸形的病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占各类错合病因的1/4。常见的不良习惯主要有: 吮指习惯,正常的儿童几乎都有吮指习惯,在2岁或3岁之前的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活动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在这之前要强行终止是很难的事,在这之后继续存在则属于不良习惯。舌习惯,儿童在换牙期间常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因而形成吐舌或舔牙习惯,由其他不良习惯也极易既发舌习惯。咬唇习惯,多发生在6-15岁之间,常由于儿童情绪不好,出现咬唇的动作,女孩较多见。单侧咀嚼习惯,多发生在乳牙后期,常由于单侧有虫牙或牙齿缺失影响正常咀嚼而引起。异常吞咽习惯,保留婴儿期吞咽方式,吞咽时,舌位于上下牙之间,与嘴唇内侧接触,并且有面部表情肌肉异常的运动参与吞咽过程。口呼吸习惯,由于慢性鼻炎,鼻甲肥大等等因素引起的儿童以口呼吸代替鼻呼吸的习惯。咬物习惯,多见咬铅笔或咬指甲,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异物。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经常用手或肘枕在一侧脸下,或习惯一手托腮思考或读书。
首先要解决儿童在器官功能上的障碍,譬如,由鼻甲肥大,慢性鼻炎引起的口呼吸习惯,由单侧虫牙或牙齿缺失引起的偏侧咀嚼习惯等,先要治疗原发性的疾病鼻炎和虫牙,使患儿有破除不良习惯的基本物质条件。
其次,对于没有功能障碍因素或障碍因素已破除的儿童,主要以教育说服为主,要向孩子讲清道理,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行改正不良的口腔习惯。
最后,对于年幼或不能自行改正的孩子,我们可以求助于专业的牙科医生,设计各种不良习惯破除装置或措施,帮助孩子戒除不良习惯。譬如,在手指上涂苦药水来阻断婴儿吮指的条件反射,给舔牙习惯的孩子戴舌挡或腭刺,给口呼吸习惯的孩子戴前庭盾等。当然,这些措施必须在前两个步骤都已完成仍然无效的前提下再开始使用。
(实习编辑: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