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电压越高,损害越重;低电压强电流造成局部烧伤;一般(干燥)情况下,36V是安全电;220V电压,可造成室颤而致死;1000V电压,可使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220-1000V,致死原因两者兼有;高电压可使脑组织点状出血、水肿软化。电阻也直接影响后果;潮湿条件下:接触12V电压也有危险,20-40V电压作用于心脏也可致死;冬季及皮肤干燥时,皮肤电阻可达50000-1000000欧姆;皮肤裂开或破损时,电阻可降至300-500欧姆。
电流自一侧肢体进入经另一侧通出,不通过心脏,仅造成局部烧伤,对全身影响较轻。触电死亡原因(除外严重并发症):室颤、呼吸麻痹、电击性体克;一般认为,高电压触电主要死因为呼吸麻痹,低电压触电主要死因为室颤;两种变化互相影响。
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轻度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及脸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慌和四收软弱、全身乏
力等,并可有肌肉疼痛,甚至有短暂的抽搐。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与休克症状或昏迷不省人事;由低电压电流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数min后呼吸即停止,进入“假死”状态;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时,病人呼吸停止,但心搏仍存在,如不施行人工呼吸,可于10min左右死亡。心脏与呼吸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即死亡;由于肢体急剧抽搐可引起骨折。 2.局部表现 主要是进出口和通电路线上的组织电烧伤,常有2个以上灼伤面。
随着病程进展,由于肌肉、神经或血管的凝固或断裂,可在一周或数周后,逐渐表现出坏死、感染、出血等。
血管内膜受损,常可形成血栓,有继发组织坏死和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
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可有失明或耳聋(枕叶与颞叶的永久性损伤所致)。少数可出现短期精神失常。
电流损伤脊髓可致肢体瘫痪,血管损伤可致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灼伤可致继发性感染。
触电而从高处跌下,可伴有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或肢体骨折。
现场急救
1.脱离电源
关闭电源:开关在附近迅即关闭电源开关。
挑开电线:用干燥木棒、竹杆等将电线从病人身上挑开,并将此电线固定好。
斩断电路:在现场用干燥木柄铁锹、斧头将电线斩断。
“拉开”触电者:病人如不幸全身趴在铁壳机器上触电了,此时抢救者应在自己脚下垫一块干燥木板或塑料板,用布条、绳子或用衣服绕成绳条状套住病人脖子将病人拉开,脱离电源。
2.心肺复苏术施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