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位于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的地震。巨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的骨折病人经过及时的救治,病情平稳。如何使这些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尽早康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下面就几个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营养和饮食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与其他疾病相比,骨折愈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时除了休养之外还要做好饮食调配,以减轻痛苦,促进骨折愈合。外伤所致的失血也是体内营养的损失。骨折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病人对骨折、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而且还会影响骨骼和伤口的愈合及病体的康复;故要在饮食上多下功夫
骨折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营养、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要多食用些动物的肝、肚、鸡、蛋、鱼、虾、牛奶及豆制品,并且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及各种新鲜水果等,做到营养丰富,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骨折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益处,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喝骨头汤 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适量食用有益。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 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在饮食上要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 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4.忌不消化食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动限制,加上伤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卧床病人更多见。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 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胃肠消化排便的食物。必要时服用通便药物,如麻仁润肠丸或通便灵。
5.忌少饮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饮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适当饮水。
6. 忌过多食用白糖: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
强调烟草中的尼古丁及酒对血管的刺激,可加重血管收缩、痉挛、血栓的形成,使患者自觉戒烟、禁酒。茶应少喝,茶中鞣质含量高,能影响钙、铁及蛋白吸收。
总之,骨折后坚持合理的饮食,食用高钙,高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增加钙的吸收利用,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机体需要,有利于骨的修复,就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的过程。
二、心理治疗:
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老年患者、体质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受伤或手术后短时期内尤为明显。
三、护理
骨科手术后由于病人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故应做好口腔护理,督促其勤漱口,口唇干裂时涂甘油予以保护。
皮肤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特别是对石膏固定和截瘫的病人尤为重要。石膏固定的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需要平整无皱折。截瘫的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1次,并用50%的红花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预防褥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方法。教会患者如何抬臀、翻身;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坚持扩胸运动,深呼吸等。鞋袜松紧适宜,每晚热水泡足,促进血液循环。
四、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不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 因此,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床上活动,如做大腿肌肉收缩,足趾和踝关节运动;并尽力让病人自己梳洗、吃饭,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锻炼,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病人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早期下床,早活动,晚持重,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切忌急躁。
综上所述,骨折病人的后期康复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它关系到每一位骨折患者的愈合快慢与功能恢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今后的生活与工作。我们必须为每一位病人制定合理的膳食搭配、针对性的功能锻炼、精心的护理与心理支持,为其今后生活的高质量,作出我们份内的努力。
作者简介:柏立群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骨伤科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 以中医、西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骨伤常见病和疑难病症。自具一套较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法,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各种运动创伤、青少年脊柱疾患、足踝关节病、股骨头缺血坏死等证。 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老年骨关节病、青少年脊柱疾患、各种运动创伤、及各种手术后并发症,更具特点,临床疗效显著。开展了大量的创伤急救、四肢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人工关节置换术;主持膝关节镜-膝关节微创治疗、足拇外翻及足趾畸形矫形等足外科手术治疗。 常年担任本科生、港澳台、留学生、进修生的骨伤科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主持并参与专业科研课题5项。发表专业论文数篇,编写《骨伤科学》、《骨伤科诊治轨范》、《中国骨伤治疗彩色图谱》等著作5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