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肝炎病人
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从消化道传播,即“病从口入”。不洁饮水、食物均可引起感染。
潜伏期:2~6周,平均4周。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有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腹胀、尿黄、皮肤黄染、及肝功能检查异常。
治疗措施:
1、休息:良好的休息是病情恢复的基础。
2、保肝、退黄治疗:如甘草酸二胺、茵陈注射液等。
健康人群预防:
1、加强粪便管理,及时隔离治疗病人。
2、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紧急预防:对有甲型肝炎密切接触史的人群,可注射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时间越早越好,迟于2周则失去效果。
4、疫苗接种:甲肝疫苗已成功用于临床,预防效果肯定。
专家忠告:
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发季节,1988年初春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暴发了史无前例的甲肝疫情,31万人被感染,31人死亡,当时上海各大医院的门口排满了病人,晕倒一个才抬进来一个,工厂的车间里放满了临时的病床。后来证实为进食了含有甲肝病毒的毛蚶所致。“病从口入”是不少传染病的感染方式,控制这类传染病一方面有赖于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出色的监管工作,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相关的卫生防病知识,确实阻病菌于身体之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