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访中里巴人:养生与年龄无关

  [嘉宾介绍] 中里巴人

中里巴人:养生与年龄无关

  中里巴人,真名郑幅中,北京中医协会理事。所著《求医不如求己》系列书籍连续多周位居当当网图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自幼,中里巴人师承父亲练习道家导引养生功法,更从祖父的亲书秘笈中汲取中医之精髓,后又研读了中医各家经典和现代医学典籍,尽得医武同源之意趣。根据自己对人体经络的切身理解和体会,中里巴人认为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结合亲身感悟,写成了《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告诉大家在疾病未发之时如何预防,在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下如何调理。

  [小编言语]

  中里巴人的名字小编已经听说了很久了,但从未见过其本人。一直觉得养生这回事都是中老年人比较关注,却听说中里巴人很年轻。果然,见面时他就请我们吃枣,让严肃的气氛一下子荡然无存,访谈就从大家边吃边聊中开始……

中里巴人:养生与年龄无关

(接受39健康网编辑访谈)

  [访谈整理稿]

  39健康网:“中里巴人”名字很奇特,和“下里巴人”有什么关联吗?

  中里巴人:一般人觉得下里巴人很土,其实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古曲,通俗易懂,特别容易传唱;阳春白雪也是名曲,相当于现在贝多芬那样的交响乐,一般人不太容易理解,属于宫廷音乐。而中里巴人这个名字,就是表示介于两者之间,搭建起高雅与通俗的桥梁。将深奥、专业的医学养生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东西,但通俗不等于庸俗。试想一下把贝多芬的交响曲,用吉他弹出来,呵呵……

  39健康网:《求医不如求己》主要观点是什么?

  中里巴人:这个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宋朝有一个寓言故事,叫“求人不如求己”,自助才能天助,才能自强。人的潜能是巨大的,需要激发起来。医生只能帮助你去除病痛,解除症状,但不能帮你活得健康、快乐。中医所谓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

  1. 治病不如防病

  2. 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

  3. 人体有强大的自愈潜能,可以去发掘。

  39健康网: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写养生文章的道路?

  中里巴人:我并没有想过要去写书,我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记录下来。因为这些东西很简单,大家都能理解,其实我们和《黄帝内经》的障碍不是知识上的,只是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这些知识放到生活中都是非常实用、通俗的,不必高高供奉起来。里面的很多内容对于人体,尤其对调节人的心态,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强调人的生活目标就是心理平和、生活愉快,以自己对自己满意作为成功的标准。

中里巴人:养生与年龄无关

(中里巴人与39健康网人员合影)

  [小编言语]

  和中里巴人聊天尤其轻松,诙谐的言语、幽默的调侃,让健康知识深入浅出。他看上去似乎不到三十岁,却对中医养生理论驾轻就熟,让小编真正明白了,原来养生和年龄无关。

  中里巴人的某些养生观点

  百病从心生

  中医就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比如“疾病”两个字,其实说的是两方面,“疾”下面是一个“矢”,代表利箭,指的是外邪的入侵,像细菌、病毒的感染等等;“病”下面是个“丙”,丙丁属火,火主心脏,故我们说百病从心生,而不是百疾从心生。像高血压冠心病,这些病并没有什么外邪入侵,都是由于人体自身情志紊乱、七情不调,最后产生了病。

  社会是整体 病、祸不单行

  疾病不是单纯的身体上某个部位发生状况,而是人这个整体、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的整体状况。比如有人讲究看面相,印堂发黑,肺气有问题了,本身容易患病,同时呼吸氧气不足,产生许多忧虑、健忘,常容易出事故。

  养生观念的误区

  养生最关键的是养心,一种不良的心理情绪,就会对应一种生理的症状。年轻人气血比较旺盛,故症状可以暂时不显示出来,但这些不良因素慢慢积蓄下来,到年老时一并发作。

  我并不强调刻意追求养生,我们应该只是“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在一种健康快乐的状态下,可以活得舒畅。人的状态好,抵抗力强,也不容易受外邪侵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讲的就是当外邪入侵的时候,我们进行及时的躲避,就不会生病了。比如天凉了多加衣服保暖,非典时期的患者进行隔离,就可以保护其他人不被感染。外邪其实侵犯的是一种适于生长的“土壤”,如果人的气血不畅、情志失调,适合外邪生长繁殖,就患病了。所以治病还得抓住病根,疾病不是勇气可以战胜的,不是刚强可以抵挡的,它是绳扣,只能解开,它是坚冰,只能溶化。

中里巴人:养生与年龄无关

(中里巴人给39健康网的题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赖丹)

2008-03-17 08:09:00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吃什么药好
发烧即发热,出现发热、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的症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头孢克肟、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对乙酰氨基酚首先,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扩张外周血管,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对于轻到中度的全身肌肉酸痛和头痛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要慎用此药。2.头孢克肟其次,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头晕发热、恶心想吐、浑身疼痛的症状。头孢克肟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发挥杀菌作用。但新生儿及结肠炎患者,通常需要慎用此药。3.奥司他韦最后,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如果上述症状是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可服用奥司他韦来减少体内病毒数量并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以此达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效果。该药建议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通常可以适当减轻服药引起的胃部不适。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的习惯。同时,建议患者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怎么办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此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对于缓解发热头痛、浑身无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还应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发热、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出现。2.物理治疗其次,针对头痛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和肩颈部位的方式来适当改善。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拭身体、贴退热贴等进行退热治疗。而针对呕吐的症状,常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物品热敷腹部,或按摩中脘穴、合谷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症状。3.药物治疗最后,若上述症状相对较重,或经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的方式处理后,仍无明显改善,此时通常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呕吐症状常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治疗,头痛、发热的症状则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除了对症治疗外,患者还应积极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药物抗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则需要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综上所述,出现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通常需要患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