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张熙:心平、体健、好的生活方式防治失眠

  失眠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种症状,它既说不上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却在任何时间、任何人群、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让你觉得非常痛苦。究竟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彻底解决失眠问题呢?39健康网为您访问了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张熙教授。

(张熙教授在访谈中)

  林女士今年才24岁,但是常常上夜班,就在某一次到夜班之后,她发现自己开始失眠了。现在很担经常性头痛胸闷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脾气很急躁,有一点小事情发生就会发脾气,疑心重。生理周期变得不正常。

张熙:心平、体健、好的生活方式防治失眠

  常见的失眠有哪些

  张熙教授指出:林女士的问题是典型的倒夜班导致失眠,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多见。倒夜班是失眠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与正常作息时间失节律有关,多数人倒夜班不会出现睡眠问题。一部分人由于本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在此基础上,容易出现失眠。即便是恢复到正常睡眠节律时,短时内难以达到正常睡眠状态。

  解决这一问题,要分情况对待:一方面,对长期倒夜班不能适应者,可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此外,如果存在着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等问题,应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和抗压能力。对于必须倒夜班者,如出现睡眠时入睡困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导眠药物。平时注意调整心态,合理安排户外运动。

  产后失眠

  其原因包括生产后由于小孩的睡眠觉醒节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24小时多处于睡眠状态,多次觉醒、哺乳、把尿等,产妇对此适应不良而影响了正常睡眠;也有一些剖腹产或侧切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而影响睡眠;还有一些产妇产后出现异常情绪而导致失眠等等。就产妇的失眠治疗问题,应根据情况对症施治,如在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避免影响婴幼儿。

  老年失眠

  老年人群是失眠的高发群体,其原因包括:在进入老年期前,即已经在失眠问题,只不过是到老年期后失眠问题依然存在;老年人群罹患躯体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躯体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心理障碍也是该群体失眠的值得重视的因素之一;此外,由于患有各种疾病使用各类药物的种类和机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导致失眠。因此,对老年人的失眠需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更年期失眠

  更年期失眠是女性失眠的病因之一,由于处于更年期,激素分泌水平紊乱及低下,导致躯体的不舒适,由此也容易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内分泌异常又是导致失眠的原因之一,因此,更年期失眠除请妇科适当给予对症状治疗外,也应请睡眠专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值得重视的是,更年期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应予适当的管理。专家提倡更年期人群适当参加户外运动及娱乐活动。

  青少年失眠

  张熙教授特别指出,青少年失眠是值得关注的医学及社会问题之一。“我常说,睡眠状态是反映心理状态的一个窗口,家长应通过孩子的睡眠问题了解其背后原因。”我们经常提倡培养青少年抗压能力,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身体素质,合理安排学习和作息时间,这些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小孩确存在较严重的睡眠问题,特别要注重于了解他的心理状态,以给予早期心理疏导,这对青少年今后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怎样对抗失眠?

  很多患者想知道究竟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治失眠,张熙教授说,失眠常常是由主观因素导致的首先应以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为宜。

  尤其是环境因素导致的失眠,有些人不存在失眠问题,在任何场合下均可安然入睡,但也有一部分人对外界嘈杂的声音比较敏感,影响睡眠。建议避免嘈杂环境。如您所及,恐存在一定的情绪问题,如能适应这种环境,也可以进入深睡眠。

  中药治疗失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失眠原因很多,尤其是心理障碍导致的失眠,应注重于调整心态,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既注重日常问题的思考,又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如果总是放不下,就会导致心理负担,这种状态很难安然入睡。建议提高个人心理修养。

  传统医学讲究食疗对睡眠健康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晚餐适量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避免过饱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睡眠。当然,中药中常用酸枣仁等镇静安神类的成分助眠。简而言之,膳食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既有助于健康,又有助于睡眠。适当合理使用助眠药物,当然,助眠药物种类较多,服用应体现个体化原则。必要时就诊。

  关于失眠的预防,张熙教授说:“知之所以失眠,方可预防之。”失眠原因较多,如心理因素、躯体疾病、睡眠节律紊乱、药物等,针对性的预防完全可以不出现失眠。简而言之,预防失眠可归纳为三句话:平和的心理状态;健康的体魄;健康的生活方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武秀琴)

2012-03-29 09:01:00浏览10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有什么特效药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支气管舒张剂,以及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治疗肺气肿,常用的药物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支气管舒张剂,以及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糖皮质激素。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旨在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加重和改善肺功能。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通过作用于气道平滑肌上的β2受体,引起气道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气道痉挛,增加肺通气功能。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减少黏液分泌,从而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此外,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还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肺气肿是一种由于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支气管舒张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同样通过作用于气道平滑肌上的β2受体,引起气道平滑肌松弛,改善气流受限,缓解呼吸困难。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通过吸入给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少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缓解肺气肿症状。此外,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改善呼吸道通畅。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预防病情加重。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应进行氧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保持适宜的体重、均衡饮食等,对预防病情加重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多久自愈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难以自愈,其形成与吸烟、污染等相关,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持续且难逆转的损害。此外,病程受年龄、基础病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有基础病或长期吸烟人群,病情易反复。患者需尽早就诊,遵循医嘱治疗、复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控病情而非等待自愈。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点包括病程长、病因复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这种疾病的形成通常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尘埃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持续的损害,导致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引起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由于这种损害往往是持续性的,且难以逆转,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很难自愈。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和症状缓解的时间区间。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背景、基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对疾病的进展和症状的缓解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或长期吸烟者,此类患者的身体机能和抵抗力可能相对较弱,病情更容易反复发作,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刺激性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以减少病情反复发作的风险。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双肺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吗
若双肺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处于相对稳定期,通常引起的症状较轻,一般不严重;若病情进入急性加重期或病情长期反复;则较为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累及双肺时,若病情处于相对稳定期,患者症状往往较轻。此时,咳嗽可能只是偶尔发生,咳痰量也较少,且痰液多为白色黏液状,不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明显不适。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不受限,仍可正常进行工作、学习和日常活动,对肺功能的影响也较为有限,这类双肺慢性支气管炎病情相对较轻,一般不严重。然而,当双肺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进入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加剧,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会明显加重,痰液可能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同时,常伴有喘息、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发绀,即嘴唇、指甲等部位呈现青紫色。这是因为炎症导致气道狭窄、阻塞,气体进出肺部受阻,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若病情长期反复,还会对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此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日常活动如行走、穿衣等都会变得困难,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类双肺慢性支气管炎情况较为严重。若患有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建议患者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病情加重的风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呼吸功能。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慢性支气管炎能治好吗
慢性支气管炎通过积极治疗,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难以实现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具有不可逆性,其发病主要是长期受到有害气体、感染等因素刺激,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纤毛倒伏、杯状细胞增生,气管、支气管软骨变形、萎缩,管腔逐渐狭窄等症状。这些病理变化一旦形成,就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此外,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广泛且难以完全避免。吸烟是主要诱因之一,然而在生活中,除了主动吸烟,二手烟、三手烟环境普遍存在。即使患者本人戒烟,仍可能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持续刺激呼吸道。同时,空气污染也是重要因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雾霾等充斥在生活环境中,人们很难做到完全隔绝这些有害颗粒。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也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普通感冒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很难保证患者不被感染。这些诱发因素持续作用于呼吸道,可能不断加重支气管的炎症,使得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容易反复,难以彻底根治。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建议患者及时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另外,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较大程度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