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北京 > 话题

医院课堂点播 常见神经疾病之痴呆

举报/反馈
2011-02-16 14:37:0039健康网

  专家观点: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和特点

  血管性痴呆是一组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男性多于女性。

  一、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1)记忆减退是常见症状

  痴呆的发生多缓慢隐匿。早期出现近记忆障碍,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明显减退,严重者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远记忆也受损,严重的患者常以虚构来弥补记忆方面的缺损。思维缓慢、贫乏,对一般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越来越差,注意力日渐受损,可出现时间﹑地点和人物定向障碍。

  2)患者可出现人格改变

  通常表现兴趣减少、主动性差、情感淡漠、社会性退缩,但亦可表现为抑制为,如冲动、幼稚行为等。情绪症状包括焦虑易激惹抑郁和情绪不稳等,并可有 “ 灾难反应 ” (即当患者对问题不能做出响应和对工作不能完成时,可能出现突然放声大哭或愤怒的反应)。有些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漫游、尖叫和不恰当的行为、甚至攻击性行为。病人也可出现妄想和幻觉。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对自己熟悉的工作不能完成;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运动功能逐渐丧失,甚至穿衣﹑洗澡、进食以及大小便均需他人协助。

  二、血管性痴呆的特点

  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 )比较

  血管性痴呆(VD) 的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较多出现夜间精神紊乱,人格改变较少见,早期自知力存在,可伴发抑郁、情绪不稳和情感失控等症状。患者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或有脑血管障碍危险因素病史,体格检查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

  专家观点:老年痴呆的护理

  老年痴呆的护理对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提高本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一、老年痴呆的护理-良好的交流

  以非批判的态度了解并接受老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即使老人的表达不一定符合现实情境,也应对老人采取尊重和保护的态度;沟通方式应具有灵活性;采用安抚的肢体语言让老人有安全感。即使老人撒谎或说错,也不要指责,纠错也要委婉或转移其注意力,避免与老人抬杠。

  二、老年痴呆的护理-行为异常的处理

  1)烦躁不安的处理

  a、注意寻找引起病人不安的原因。

  b、白天可以谈论病人感兴趣的事情,夜间开灯,安抚病人使其平静。

  2)幻觉妄想的处理

  a、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与其争论,安抚患者让其恢复安静。

  b、严重者可给以精神药物治疗。

  3)睡眠障碍的处理

  a、尽量减少患者白天的睡眠,应用各种活动来增加疲劳感,改善夜间睡眠。

  b、必要时使用小剂量镇静剂来帮助夜间睡眠。

  4)暴力攻击行为

  a、寻找引起异常行为的原因,用疏导、解释和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使患者平静下来。

  b、防止病人自伤或跌伤。

  c、必要时给以小剂量镇静剂控制情绪。

  专家观点:老年痴呆的精神症状

  老年期痴呆除了表现为记忆障碍,语言障碍,抽象思维计算等能力下降以外,人格、精神和行为改变等非认知性症状也是老年期痴呆的重要表现。

  一、人格变化

  人格是指过去的整个行为,能够反映患者情感状态的变化。例如过去很有礼貌、待人热情、大方,现在变得无故的粗暴、待人冷漠、甚至刻薄。过去讲究整洁,现在衣冠不整,东西随处乱放,或者表现某些怪异行为,如家境富裕,却从垃圾中捡拾瓶子、罐子等藏起来。在最早期症状中,人格改变常预示痴呆过程的开始。

  二、幻听幻视

  视幻觉以路易体痴呆病人出现最早、最多见,常为鲜红色视觉幻觉和妄想,视幻觉反复发生,形式完整,内容生动具体。病人对其反应有害怕、愉悦或漠不关心,并有一定认知力。有的家属则反映患者经常和去世的亲属说话。有时这是一种幻觉,而有时则是患者的一些残存记忆的复现,使得患者表现出该种行为异常。

  三、情感变化

  有的病人变得欣快、无忧无虑、高谈阔论、喋喋不休;有的病人则变得冷淡,对周围漠不关心,甚至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无动于衷。

  四、动作和行为

  有的病人终日无所事事,呆坐一隅少语少动;有的病人则终日无事忙忙碌碌,收集废物,或重复无意义的动作,无目的地徘徊,夜间起床活动或吵闹不休等。少数病人出现性行为异常,如当众手淫等。昼夜节律紊乱、睡眠障碍。过度口部活动,食过多,有人甚至吃非食物(如:卫生纸、鞋油等)等。

  专家观点:智力障碍是痴呆吗?

  痴呆一种器质性精神障碍综合征。从前“痴呆”一词用作治病严重精神疾病的同义词,世纪以来使用范围逐渐减小。目前仅指在智能化验已经获得充分发育之后由于神奇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严重很会智能障碍,表现为在意识清晰的背景上智能全面减退,达到影响清楚生活、工作和(或)社交能力的程度。不包括脑发育障碍引起的智能障碍。

  记忆障碍: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可以是病理性或情境性的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记忆障碍。有如下几种类型:

  1、记忆增强:病人对病前不能够回忆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2、记忆减退:指患者对既往经历的事情,特别是对在一定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境相联系的事件难以回忆(俗称情节记忆障碍)。情节记忆经常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保持的信息也常变化。情节记忆障碍患者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则明显减退。

  3、遗忘:指患者对某一段经历或重大事件的记忆缺失,主要表现为回忆的障碍。

  4、错构:指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深信不疑。

  5、虚构:指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当做亲身经历加以描述,以虚构的事实来填补已遗忘的那一段记忆空白。

  6、似曾相识症:指对新感知的事物有似曾感知过的体验。

  记忆障碍不一定就是痴呆,有如下可能:

  1、良性老年遗忘症

  即与年龄有关的记忆障碍。是指老年人随着衰老而带来的生理性记忆减退,并无痴呆临床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的或生理性非进行性的大脑衰老过程。这种记忆障碍的特点表现在对事件的某些细节难以准确的回忆,记不住人名、地点等。虽然有时忘了,但过一会又能想起,或者有时在忘掉某些次要内容的同时却又能够回忆起所遗忘的有关情节。其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能力正常。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反映。

  2、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是正常老化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认知损伤状态。特点是患者本人主诉记忆障碍且得到知情者证实,可伴有其他认知障碍(如注意力、视空间结构、词语流畅性、执行功能等),但是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

  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平均每年有10%~15%的MCI患者转化成老年性痴呆;3年之后,可达到50%;6年后,约80%。

  3、老年性痴呆

  随着人口老年化,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明显增加,80岁以上老人中,约40%以上有不同程度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功能受影响。如出现下列症状应高度怀疑之。

  (1)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等。早期突出表现为情节记忆障碍。

  (2)情绪改变或/和人格改变:糊涂、多疑、害怕、易激动、抑郁、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

  (3)语言障碍:突出表现为语言重复。另外还可出现表达困难,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以不恰当的词语表达,结果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字让人无法理解。

  (4)兴趣丧失:对日常活动不感兴趣,能几个小时地呆坐在电视机前或长时间地昏昏欲睡,对以前的爱好也会兴趣减低。

  (5)视觉空间认识机能障碍:指对于物与物、物与人、景与物等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的判别能力减退。如外出后不能回家(迷路)。

  (6)计算障碍:通过一般的减法就可以判断,如100-7=?-7=?-7=?...

  (7)注意力分: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括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等。

  (8)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功能受影响:日常家务不能完成如烧水后不关煤气;日常生活有明显穿衣困难如衣服反穿等。

  记忆障碍的就诊指南:

  当发现自己或家人有记忆障碍时,应该对其性质做简单评判。若可能是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或老年性痴呆,则应该尽早去神经心理门诊咨询和治疗。

(责任编辑:李娟)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