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影响尿酸的肾病主要有梗阻性肾病、代谢性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如果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尿酸持续升高可能会加重肾病。
1、梗阻性肾病:由于肾脏本身出现病变,导致尿液排出障碍,尿酸堆积在肾脏,可能会引起梗阻性肾病,影响肾脏的排尿功能,尿酸不能及时排出,逐渐累积就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持续升高;
2、代谢性肾病:主要是由于肾功能不全,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尿酸在体内逐渐累积,可能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影响肾功能的正常运作,导致尿酸持续升高;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以肾小球基本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尿酸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减少引起,可导致尿酸持续升高;
4、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引起尿酸持续升高。
肾病患者出现尿酸升高时,建议及时就诊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肾病,引起慢性肾衰竭或者尿毒症,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片等,同时要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