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一个半月脚有点肿一般是正常的。因为脚骨折后,急性期皮下出现瘀血积聚容易导致水肿,所以骨折通常会引起患处局部出现肿胀。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加上受到重力的影响,骨折患者下地活动或者是腿部下垂时间较长,患处出现肿胀,这是正常的现象。一般建议患者在晚上睡觉时可以把腿垫高30度,有利于静脉的回流,促进肿胀的缓解。单纯的肿胀不影响骨折的恢复,患者不用担心。后期骨折完全愈合之后,下地行走时,肿胀可能还会反复地出现,临床上可见持续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若脚肿胀没有越来越严重或者没有出现弥漫性的肿胀以及静脉血栓的情况,患者则不用过分担心。
患者出现骨折后要尽快进行冷敷,让骨折所导致的破裂小血管进行收缩,能够减少渗血,从而减轻瘀血肿胀,有助于骨折位置的恢复,也能够明显地缓解疼痛以及其他的症状。同时在进行石膏固定或者是手术切开复位固定之后,患者卧床时应尽量选择平卧位,需要把受伤的脚部抬高,高度要高于心脏水平位置,通过重力作用也能够有效减轻脚部骨折位置的肿胀以及疼痛的症状。
303人正在问医生39AI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