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美发现黄芪可治疗艾滋病

  美国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中药黄芪中含有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细胞分裂的化学物质——TAT2,对治疗艾滋病有非凡的功效。

美发现黄芪可治疗艾滋病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协会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药黄芪中包含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TAT2,研究人员发现TAT2是对付艾滋病主要元凶——“淋巴细胞杀手”(killer T-cells)的有效手段。黄芪有望取代传统的艾滋病治疗方式——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式。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最近,德国一名医生在南非和其它一些国家报纸上发表文章,提出抗逆转录治疗具有毒副作用。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还指出,黄芪还可以治疗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尤其对病毒性感染和慢性病有奇效。

  推荐阅读:黄芪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推荐阅读:艾滋病进入人体后是如何伤害人体的呢?[详情:艾滋病进入人体后的“破坏路线”]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为了保护好野生资源应适当限制采刨,采刨季节应在种子成熟落地之后,严禁采挖幼株。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状态,直到采收。

 美发现黄芪可治疗艾滋病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39健康网艾滋病频道

(责任编辑:潘东波)

2009-02-09 05:32: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吃海鲜过敏怎么办怎么快速消除
吃海鲜后过敏是较为常见的情况,身体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快速消除过敏反应可采取远离过敏原、药物治疗、皮肤护理等措施。1、远离过敏原:海鲜是此次过敏的触发因素,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海鲜,避免再次接触。同时,要留意食物成分,像一些加工食品、酱料中可能含海鲜提取物,也需避开,防止过敏进一步加重,给身体足够时间缓解初始的过敏反应。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选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此药能竞争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组胺引发的皮肤瘙痒、风团、红肿等症状,快速缓解不适。一般按说明书口服相应剂量,短时间内即可起效,让患者身体的过敏症状得到控制,恢复一定舒适感,利于后续恢复。也可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其对皮肤有收敛、止痒作用,其成分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能保护皮肤,减少外界刺激,助于受损皮肤修复。3、皮肤护理:若过敏累及皮肤,出现皮疹、瘙痒,切勿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可用冷水湿敷过敏部位,冷水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肿胀,缓解瘙痒。若过敏症状轻微,采取上述措施多可缓解。但要是出现呼吸困难、心慌、血压下降等严重情况,则需立即就医,可能需注射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后续也要查明过敏原,做好预防。日常饮食中,已知对海鲜过敏者,要严格忌口,避免接触海鲜制品,降低过敏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