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静脉吸毒者体内可能存免受艾滋病感染基因突变?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刘丰亮博士等研究人员在对云南省1000多名静脉吸毒者的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易感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后,认为静脉吸毒者体内的一种基因突变极有可能保护吸毒者免受艾滋病感染。
据刘丰亮介绍,在生物的整个进化过程中,生物体进化出了各种“武器”来对抗各种病毒的入侵。为了对付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灵长类动物针对艾滋病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产生了各种抑制病毒复制的限制因子,如三模体蛋白和锌指结构抗病毒蛋白等。限制因子的基因多态性往往与个体对病毒易感性和感染后病程进展的差异密切相关。
针对以往人类三模体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毒易感性及病程进展相关性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并且缺乏中国规模人群三模体蛋白多态性的研究这一现状,刘丰亮等人在导师郑永唐研究员及香港中文大学邓亮生教授的指导下,对云南省的1294名静脉吸毒者的三模体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易感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共发现14个基因变异,除之前已有报道的几个重要的位点之外,还新发现了一些罕见的突变位点。在对这些位点进行相关性分析后,结果显示某种突变基因型在静脉吸毒艾滋病感染者中频率显著低于静脉吸毒未感染者,并且这种统计学差异在对数据进行民族方面的分层分析后仍然存在,这就提示这种突变基因在中国静脉吸毒者中极有可能起到了保护作用。
据了解,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等项目资助和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助,研究成果近期已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艾滋病学术期刊《JAIDS》上。
(责任编辑:唐爱凤 实习编辑:刘顺平)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 静脉曲张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汉中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松岗工业大道南园丁村对面(桃园中学旁)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济南市文化东路7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翠路234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沈阳市大东区北海街1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平潭县东大街17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张山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