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艾滋病 > 其他

小编总结艾滋病的预防途径

举报/反馈
2011-03-12 09:44:0039健康网社区

  世界首例有记录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病例是在1981年,发生在美国。HIV是逆转录病毒,HIV感染的特征是CD4细胞的耗竭。

  HIV感染后,潜伏期长短、病程进展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AIDS由感染到死亡,一般为2~10年。感染HIV到发展为AIDS通常要经过三个时期:

  急性感染期

  又称"窗口期"(Window period)。

  感染者可发生咽痛发热、全身疼痛、腹泻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丘疹等症状。

  被HIV感染者的体内产生足以可检测到的抗体,需要2周至3个月时间,平均6~10周。

  HIV的核酸检测技术可以使"窗口期"缩短到1周之内。

  无症状潜伏期

  可持续数月至15年以上,平均5~10年,在此期间患者称为"HIV携带者"。

  症状期

  此期可出现发热、腹泻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由于严重免疫缺陷,最终导致多种病原体包括临床少见的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寄生虫等感染,或继发肿瘤而死亡。

  如何预防HIV的感染和AIDS的发生

  预防措施的核心是切断HIV传播途径。

  有资料证实的传播途径有三条:性传播、血液/血制品传播、围生期传播。

  (一)HIV传播的途径及高危人群

  1. 性传播

  HIV传播与高危性为、共存疾患密切相关。多个性伙伴、无保护(不用安全套)插入性性交、肛交都是HIV传播的高危因素。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如软下疳梅毒、Ⅱ型单纯疱疹等和HIV可以共存。

  2.血液/血制品传播

  一次接受确认感染HIV的血制品之后,感染HIV可能性可达100%。

  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针头,是HIV传播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3.围生期传播

  围生期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几率有增长的趋势,应引起警惕。

  ●感染HIV的母亲传播给她的婴儿可能的渠道:

  ①母亲血液内的HIV通过胎盘传递到子宫内的胎儿(胎盘感染)。

  ②分娩过程中,产道内母亲的血液或体液侵入婴儿(产道感染)。

  产后哺乳。

  感染HIV的妇女是否能妊娠?已怀孕者是否能继续妊娠?

  感染HIV的新生儿大多数夭折,高昂的治疗费用难以承受,疗效又不能肯定,所以感染HIV的妇女最好不妊娠。

  4.高危人群

  同性恋者、性乱者和多个性伙伴者、多次无安全措施异性接触者、与HIV抗体阳性者性接触者、性职业者、静脉吸毒者(非静脉吸毒者也被列入)、有STDs病史者(包括乙型肝炎,特别是生殖器有溃疡和病损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以及血友病患者、双亲为AIDS的儿童。

  (二)职业暴

  医务人员因针刺或锐器误伤导致HIV感染的危险性低于0.5%,乙型肝炎则高达6%~30%。

  HIV在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弱,加热60℃、3小时或加热80℃、30分钟,可以灭活HIV。

  2%戊二醛、10分钟或0.2% 次氯酸、30分钟,以及70%酒精,均可灭活HIV。

  健康医务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性极强的患者血液、精液、宫颈分泌液。

  传染危险性较低的体液尚有羊水胸水腹水、滑膜液、脑脊液。

  无明显血液污染的粪便、唾液、分泌物、痰、汗液、泪液、尿液,HIV传播的危险性低。

  在社交活动中偶然接触,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社交性拥抱,一般不会传播HIV。

  尚无蚊虫叮咬传播HIV的证据。

  ●推荐的预防措施

  ①避免直接接触HIV/AIDS患者有传染性的体液、粘膜、破损或有病损的皮肤。

  ②凡准备进行手术或侵袭性治疗的患者,都应检测HIV。

  ③进行手术或侵袭性操作时,防止被锐器损伤。

  医务人员皮肤或粘膜有破损或病损绝对不要接触患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液,也不要参加手术及侵袭性操作。

  ⑤职业暴露后,应尽快接受随访咨询和医学检查,立即采取有关机构规定的必要的紧急处理。

  (三)卫生保健和预防策略

  加强行政管理:各级卫生行政机构,指导和推行控制HIV传播的各项措施,制定医务人员守则。

  加强国际检疫,严防HIV/AIDS患者入境。

  普及健康教育:对各阶层各行业人员,组织各种形式讲座,普及防治知识,编写出版宣传资料。

  运用大众传媒: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有关HIV/AIDS的发病、传播途径、预防的知识。

  社会心理咨询:体现社会的关注,指导防治,及时救治,消除疑虑。

  有效行为干预:严厉辑毒,强制戒毒,消灭社会丑恶现象。

  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进行咨询。

  恪守职业道德:强化无菌、抗菌概念,严格遵守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实习编辑:乌英)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