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查近视眼也有感染艾滋的风险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陈博士介绍,健康人群暴露接触到艾滋病病毒后,由于个人免疫力不同,大约有60%-70%的人会被感染。感染后3-6个星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1-2个星期后症状自动消失,此后的11年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处在疾病潜伏期,表现得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但由于携带了病毒,他们可以把艾滋病传播给其他人。

  陈博士指出,人体有三个器官——眼球、睾丸、大脑对大部会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往往迟于其他器官被感染。因此在长达11年的潜伏期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常常因患上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而到医院诊疗,这样的病人医生应当提高警惕,注重严格消毒,在操作中避免艾滋病在病人间的交叉感染。临床眼科医生为每个病人检测前应洗手擦干,对接触到病人眼球的检测仪器要进行彻底消毒。

  据悉,目前国际上已经有肝移植传播艾滋病的报告,角膜移植也有传播艾滋病的危险,陈博士建议国内对器官移植要增加艾滋病的检测。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10-05-25 08:02:00浏览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