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对话:连做36次艾滋检查的男人

  话说不久前,笔者应邀前往某聚会,一多年不见滴MM甚是可爱,蹦蹦跳跳过来打招呼,问我等高就何处,一时很是兴奋,“网站……”,

  “工作内容?”“采访各科专家及病人,如‘恐艾症’患者……”

  “恐艾症?”“就是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的人……”

对话:连做36次艾滋检查的男人

  ……

  杯具就此开始,没等我喊出“只是QQ聊天……”

  “嗖”的一声,刚才还笑容可掬的MM立刻花容失色,如惊慌失措的小兔子窜进草丛一般,和我保持了两米以上的距离。不等我用所学所得耐心开导教育她艾滋病如何不会传染,“恐艾症”患者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MM立刻两只眼睛立刻滴溜溜的如同医院里高速精密的核磁共振扫描仪,试图刺穿我的心肝脾肺肾,找出某个皮肤分子上暗藏的传说中的艾滋病病毒……

  哀哉!此时方知,一时语失,不该在如此清醇靓丽的MM前展示艾滋病的可怕,不该在一个还没有接受过艾滋病不会传染的教育的非医疗人士谈及此恶疾,不该在国民还普遍恐惧艾滋病的时候说起我采访过“恐艾症”患者……

  亲身对话“恐艾症”患者 那36张阴性的检验单

  滴滴滴……QQ的窗口闪了起来,一看到那个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头像,我就知道,“孤鹰”又来了。

  “孤鹰”的职业是一名商人,但另一个身份也是隐身的“恐艾症”患者,在经历数百天恐惧的日夜折磨之后,不知从何方找到我的QQ号,从此,我就成了这位“恐艾症”患者名副其实的精神垃圾桶。

  他不停的告诉我:“我今天又去检查了,医生又骂我了……”

  其实这不能怪医生,明明已经多次检测为HIV抗体阴性,黑纸白字的宣告了他从来没有感染过任何艾滋病病毒,可以放心大胆的结婚、生育、做生意,跟老板们谈生意的时候可以不用低声下气,但是他只会说:“我做不到”.

  2009年3月,某次高危性行为后,和绝大部分的“恐艾症”患者一样,他感冒了,平时喜欢上网聊天的他顿时如惊弓之鸟,慌慌张张的上网开始搜索相关资料,当他看到艾滋病发病是的症状里“发烧”两字时,差点晕了过去,于是,他开始不停的检查。

  仅仅半年时间,他跑遍了县、市、省级的CDC(疾控中心)和医院,所有能检测艾滋病病毒的地方他都去了,不管免费的还是收费的,尽管36份“阴性”报告单一次次宣告他是清白的,他没有感染艾滋病,他是健康的,但是他还是去检查,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开始医生还能耐心的检查,直到三十几次检查后仍然没有检查出艾滋病病毒但他还要继续检查的时候,医生怒不可遏,当场拂袖而去。

  而据说某三甲医院的传染科科长,一见他进医院,立刻逃之夭夭,因为他害怕“孤鹰”一次又一次的拉住他问相同的问题:“我真的没有艾滋病吗?真的没有吗?你能保证吗?”

  “恐艾症”为何心结难解

  虽然本人仅仅因为与并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说中的“恐艾症”患者QQ聊天过都能令人退避三舍,足可见这层坚冰的厚度。虽然我国早在上世界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防艾抗艾的宣传,但是为何直到今天,“恐艾症”还是屡见不鲜,一个明明没有得艾滋病的人,为什么会千方百计的去试图证明自己得了艾滋病?

  艾滋病从正式被专家们确认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也仍然是不治之症,而且病程漫长,花费高昂,死相凄惨,最为可怕的是,没有“特效药”,这就掐灭了“恐艾症”患者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于是,无休止的恐惧开始了。

  “孤鹰”不止一次的说:“如果真的能确认没有感染,我再也不出去找小姐了”.

  我向他解释了艾滋病的窗口期最长不超过半年,你现在的检测报告已经可以证明你没有感染;艾滋病的症状的确有感冒,但是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一年之内的感冒绝不是艾滋病引起的;艾滋病的检测只可能是阴性误检为阳性,阴性的检测报告一律正确……

  他也不止一次的说:“我都不知道问你怎么了。不过我还是好怕的。不知道怎么了”

  我告诉他,你还是始终在担心自己的检测报告会出问题,但是你放心,你的高危性行为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如果你感染了,半年的时间内绝对可以检查出来……事实上,高危性行为6个星期以后进行检测,就可以当做最终的检测结果了。

  他还是在说“你能保证我一定没有感染么?你怎么能确定我没有感染?你知道吗,刚开始的那几天都想自杀了……”

  这么聊下去,其实我也很想自杀……

2010-01-18浏览1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文章推荐健康贴士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