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恐艾”禁同性恋献血是否合理

  王凯(化名)每次遇到单位搞献血活动的时候,就显得很不大方。

  “感冒、刚吃过消炎药、最近很累……各种各样的借口都用上了,身边的人还以为我是怕献血。”王凯说,“上个星期,就有个朋友想拉我一起去献血,我说我感冒了,没去。”

“恐艾”禁同性恋献血是否合理

HIV感染者需要告知性伴侣

  其实,不是王凯怕献血,而是他不能献血。《关于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同性恋不能献血。而禁止的原因是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

  王凯就是一名同性恋者,他的男朋友李华(化名)也遇到过同样的尴尬。但李华在献血时,隐瞒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成功地献了血。

  “这个社会还没开放到那种程度,我们的关系还不能公开,所以我选择隐瞒。”李华说,“再说,我也是健康人,凭什么我就不能献血,凭什么剥夺我的权利?”那么,禁止同性恋献血,到底合不合理?

  禁止同性恋献血是国际惯例

  杭州市血液中心的金贵生副主任说:“禁止同性恋献血,是国际惯例,不只是中国这样规定。同性恋,尤其是男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为了保护输血者的安全,所以要禁止同性恋献血。”

  血站对血液的检测有哪些程序?是不是检测高危人群的血液,成本会有所提高?

  金贵生说:“所有的血液都要经过严格检测,不管是不是同性恋,都要进行艾滋病毒的检测,而且我们使用的双忙法,就是一袋血,要经过2个工作人员、2种不同试剂进行检测,以最大限度减少试剂误差和人为误差。”

  既然都要进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检测,为什么还要禁止同性恋献血?“这里有一个窗口期的问题。病毒的标识物只有在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才能被检测出,艾滋病的窗口期大概是14-21天,也就是说,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世界上任何的试剂都无法检测出病毒,这样的血进入输血者的身体里,后果可想而知。”金贵生说,“再者,任何检测都有一定误差,每次输血都有几十万分之一的几率感染上艾滋病。”

  “这不是歧视,是对更多人的保护”

  金贵生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血站在检测血液的时候,也会检测出一些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

  “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提高警惕,禁止同性恋献血,不算是歧视,而是对更多人的保护。”金贵生说,“我们有义务保护输血者的健康,既然可以用低危人群的血液,那么就不用高危人群的血液了,我们要把输血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血站还有一个非常人文的程序,就是“保密性弃血”。就是说在献血的时候,如果迫于形式,又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同性恋或者其他不适宜献血的人群,可以等献完血后,再给血站打电话,告诉实情。到时,不管这袋血的检测结果如何,都将报废。

  这样献血,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李华当时献血的时候,就隐瞒了事实,最后献血成功。“除非自己承认,否则我们无法知道献血者是否是同性恋。但是,血站希望献血者不要有任何的隐瞒,很可能因为献血者的隐瞒,而让输血者承受风险,好心却干了坏事。”金副主任说。

  那么,如果献血者隐瞒了实情,最后导致输血者受到感染,献血者需要负什么样的责任?

  “我国的法律还没有涉及到这一块,就算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无法追究责任。”金贵生说。

  推荐阅读>>>用猴血刺激性欲产生艾滋

 “恐艾”禁同性恋献血是否合理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39健康网艾滋病频道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09-12-18 07:04:00浏览1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