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艾滋病 > 艾滋常识

恐艾症是心病需防范

举报/反馈
2010-01-11 07:02:0039健康网社区

  随着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日益增多,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在悄然出现:恐惧艾滋病,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每天提心吊胆,日子过得并不比真正的艾滋病患者轻松——这就是“恐艾症”患者。

恐艾症是心病需防范

艾滋疫苗研究 我们在路上

  专家指出,对待艾滋病,既要有预防意识和警惕观念,但也无需杯弓蛇影、过度恐惧,“恐艾症”患者“心病还需心药医”。

  四类“恐艾症”大盘点

  A.强迫型

  既有曾有过高危行为(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的人,也有没有过高危行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的人。“恐艾症”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无高危行为,但知道艾滋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所以老觉得献血、理发、刮胡子等有出血情况很可能让自己染上艾滋,导致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

  案例:林女士去年献过血,回家后一直担心采血时所用的针头不干净,怕自己被传染艾滋病,开始对血产生恐惧,不敢去医院,回避所有可能会见到血的场合。如果哪个同事脸上长了青春痘挤破出了血,她就会对这个同事产生恐惧。慢慢的林女士所恐惧和回避的东西越来越多,她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对蚊子非常恐惧,认为蚊子咬过别人,会携带别人的血等。

  专家分析:血液传播的确可以传播艾滋病,而且一度是国内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拔牙、理发、刮胡子时选择卫生、规范的机构是很必要的。然而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也要科学: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性、母婴和血液传播。该病毒在体外的生存力非常弱,离开人体存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说话甚至一起吃饭、共用工具(如电话)、共用钱币、共用卧具、共用马桶,都不能感染上艾滋病,因此人们大可不必谈“艾”色变。

  B.焦虑型

  有过高危行为,经常提心吊胆,处于高警觉状态,担心自己已感染艾滋病,整天把艾滋症状和自身情况进行对照,越对照越觉得自己患有艾滋,如临大敌。

  案例:付先生也曾有过高危行为,3个星期后出现了腹泻感冒、身体发痒等症状,他惊恐万分,坚信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症状出现的第3天到当地最好的医院做了艾滋病检测,结果为阴性,过后3个月又做检测还是阴性。虽然医生说高危行为3个月后检测是阴性的话可以99.9%排除,但他却认为自己就是那“0.1%”。

  专家分析:艾滋病的确存在潜伏期,而且有的感染者潜伏期会长达10多年,因此有高危行为者每3个月到半年都要做一次艾滋病检测,但一定要相信科学的检测手段,如果定期检测没问题,就没必要杯弓蛇影。要知道即使感染了艾滋病,生活也总要继续的。

  C.逃避型

  曾经有过高危行为,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就紧张不安和烦躁,但却不敢去医院做检测。

  案例:刘先生曾经有过高危行为,但他不敢去做检测,因为他认为反正现在艾滋病还没有很有效的药物可治,早知道还不如晚知道呢。

  专家分析:这是恐艾症里最不可取的,有过高危行为并有感染艾滋病风险的人,为了不让自己的亲人处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下、不增加传播艾滋病的几率,一定要到医院检测。否则每天生活在艾滋病的阴影下,日子比艾滋病患者还难过。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正视生活,一旦发现真的感染了艾滋病,可尽早积极采取治疗,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推荐阅读>>>治艾滋病仅仅靠疫苗吗?

 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39健康网艾滋病频道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