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7破除传统!心肺复苏新方法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传统CPR存在问题

  传统CPR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规定,CPR时施救者必须使被救者胸部下压1.5~2英寸深。这表示施救者至少需要100~125磅的力。胸外按压要求施救者按压有力,才能保证抢救效果,但是如果按压力量过大将可能引起被救者肋骨骨折研究者说,1/3的被救者都在接受传统CPR时发生了肋骨骨折。

  另外,传统CPR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从而成为阻碍CPR实施的因素。在一项纳入了433名医师和152名护士的研究中,45%的医师与80%的护士表示自己将拒绝对陌生人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复苏方法。

  传统CPR需要2个人来施救,一人负责人工呼吸,另一人负责胸外按压,需要时可以交换。传统CPR有诸多缺点,但却一直是主流的抢救方法,因为人们仍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法。

  腹部按压有效增加冠脉灌注

  美国Purdue大学的Geddes等研究发现了一种只需腹部节律按压的复苏方法,与传统CPR相比,OAC-CPR可以提高冠脉灌注率约60%,且不损害脏器功能。

  上世纪80年代时,美国Purdue大学一名学生观察到,每次胸外按压后如果进行一次腹部按压将可以使CPR血流加倍。这个现象启发了Geddes,如果只进行腹部按压而不进行胸外按压会如何?理论上说,腹部器官中包含了人体血液供应的25%,腹部压力迅速上升可以导致这些血液流入心脏。腹部按压可以使横膈膜上升,因此每次按压结束时,都可导致被救者吸气。这些都为OAC-CPR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验证OAC-CPR效果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用一种按压板对猪实施复苏。研究者对发生室颤的猪进行腹部按压,以每分钟100次、每次100磅力的强度按压(大约每2次深呼吸重复30次)。研究者采用名为冠脉灌注指数(CPI)的新指标衡量了传统CPR与OAC-CPR的复苏效果。CPI被定义为每分钟主动脉压与右心房压力之间的差值。真实情况下冠脉灌注压为(CPP)CPI/60。

7破传统 新心肺复苏


  结果表明,在心跳正常情况下,猪心脏CPI平均值为4016 mmHg。在发生室颤时,实施OAC-CPR后,猪CPI平均值为922 mmHg,占正常值的0.24。也就是说OAC-CPR可以给心脏运送近1/4的正常血流。在另外一组实验中,猪正常心跳时的CPI平均值为3781 mmHg。发生室颤时,在实施传统CPR后,猪CPI平均值为645 mmHg,占正常值的0.17。即传统CPR只能运送正常心脏血流量的17%。研究者比较了两种复苏方法,发现OAC-CPR与传统CPR相比,可以增加冠脉灌注率达60%。

  腹部按压VS传统

  研究者Geddes说,OAC-CPR可以有效提高冠脉灌注,即可以运送更多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入心脏,这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在实施OAC-CPR的过程中,主动脉压持续高于右心房压力,从而保证含氧低的血液不会回流入心脏。而传统CPR常常引起血液倒流,即含氧量低的血液回流入心脏。这将大大影响复苏的成功率。

  此外,Geddes表示,OAC-CPR无需口对口人工呼吸,不会让施救者有被传染疾病的困扰。OAC-CPR不要求有力的胸外按压,不会有增加被救者肋骨骨折的危险。而且只需要一个施救者就可能成功复苏。

  在实验中,研究者采用了专门的按压器来实施OAC-CPR,以避免按压肋骨。在没有按压器的情况下,施救者可以用手进行腹部按压。研究者同时表示,若OAC-CPR的复苏效果能够被其他研究验证,那么这将可能被广泛接受,成为主流的复苏方法。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认为,OAC-CPR的复苏效果只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现在就否定传统CPR为时过早。他分析,OAC-CPR在呼吸和循环两个方面都起作用。腹部按压可以增加腹主动脉阻力,从而增加冠脉灌注压。腹部按压还可以促进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另一方面,腹部按压放松时,可以使得膈肌下降,导致胸腔负压增大,有利于空气进入肺部。

  传统CPR强调有力地胸外按压,可以间接挤压心脏,使血液进入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与之相比,OAC-CPR是通过阻断腹主动脉造成血液回流,并非直接施力于心脏。对于失去节律的心脏,这样间接地作用能否让心脏重新开始输出血液,李教授持怀疑态度。他说,该研究并没有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因此腹部按压的间接作用究竟对心脏恢复心排血量有多少作用并不明确。李教授认为,有力的胸外按压显然比间接作用更能够帮助心脏恢复心排血量。

  李教授还表示,传统CPR通过制造胸部负压使得气体被吸入胸腔,而OAC-CPR是通过按压腹部造成膈肌上升和下降从而使人吸气。究竟哪一种方法更有优势现在还无法确定。

  李教授说,传统CPR的效果已经过40~50年的验证,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都肯定了传统CPR的作用。现在传统CPR是被广泛公认的急救方法。当然,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OAC-CPR在动物实验中得出了积极的结果,但是该研究缺乏有效的对照,仍然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

(实习编辑:吴立夏)

2009-08-27 00:01:00浏览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妇科肿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妇科肿瘤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毒感染等。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宫颈涂片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一、非疾病因素:1、遗传因素:某些妇科肿瘤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卵巢癌、乳腺癌等,个体患妇科肿瘤的风险会增加。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环境污染物中可能诱发妇科肿瘤。如长期接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等物理因素,以及一些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如双酚A等,都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增加妇科肿瘤的发病风险。二、疾病因素:1、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月经周期紊乱,排卵异常。长期的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2、病毒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如HPV16、HPV18等,持续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进而引发宫颈癌前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宫颈癌。预防HPV感染是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键,可通过接种HPV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方式预防。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积极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肿瘤有什么症状
皮肤肿瘤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外观改变、皮肤感觉异常、皮肤破溃出血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方面。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肿瘤变化。1、皮肤外观改变:皮肤上会出现新生物,其形态多样,如丘疹、结节、斑块、肿物等。颜色也各有不同,可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相同,也可能呈现红色、黑色、褐色、白色等。2、皮肤感觉异常:部分患者会感觉到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瘙痒程度不一,轻者可能偶尔有轻微瘙痒感,重者则瘙痒难耐,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3、皮肤破溃出血:随着肿瘤的生长,皮肤表面可能发生破溃,形成溃疡。溃疡面可伴有渗出液,液体性质可为清亮的组织液、脓性分泌物或血性液体等。肿瘤表面的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出血可表现为少量渗血或较大量出血,出血不易止血。4、局部淋巴结肿大:如果皮肤肿瘤发生转移,可能导致引流区域的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可硬可软,初期可能活动度较好,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可能相互融合,活动度变差。建议皮肤肿瘤的患者平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定期进行皮肤自查,特别是暴露部位以及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如头颈部、四肢、背部、腰部等。一旦发现皮肤出现新生物、外观异常、感觉改变或破溃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过度暴晒,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外出时可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防晒霜等防护用品。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脓肿是肺肿瘤吗
肺脓肿与肺肿瘤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虽然两者在某些症状上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这两种疾病,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从肺脓肿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这种炎症通常会导致肺实质的破坏,形成包含脓液的空腔,即肺脓肿。肺脓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胸部X线检查或CT检查。在治疗方面,肺脓肿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以杀灭病原体并控制感染。在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脓液引流或手术治疗。然而,肺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肺部细胞的异常增生性疾病。肺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其中恶性肿瘤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肺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其诊断依赖于胸部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等多种手段。在治疗方面,肺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帮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在面对肺脓肿与肺肿瘤张这两种疾病时,建议患者要特别注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建议患者还要注意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便于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肺脓肿及肺肿瘤的日常注意事项1、戒烟限酒:吸烟是肺脓肿及肺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有助于减缓肿瘤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限制饮酒,避免酒精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2、规律作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7-8小时,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起床和睡觉,形成固定的生物钟,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利于恢复体力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3、适度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以身体能承受为宜。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肿瘤是怎么回事
皮肤肿瘤是指发生在皮肤及皮肤附属器的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各异,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人们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防晒霜等。从病因方面来看,皮肤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长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下是皮肤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紫外线中的UVB波段,可导致皮肤细胞DNA损伤,引起基因突变,进而促使肿瘤形成。另一方面,化学物质暴露也可能诱发皮肤肿瘤,如长期接触砷、焦油等化学物质,会对皮肤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增殖,增加肿瘤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遗传因素在某些皮肤肿瘤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家族中有皮肤癌病史的人群,其患皮肤肿瘤的风险通常高于普通人。从临床表现来说,良性皮肤肿瘤一般生长缓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通常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对身体的危害相对较小。而恶性皮肤肿瘤则具有不同的特点,通常生长迅速,边界不清,表面可出现溃疡、出血等症状,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建议定期进行皮肤自查,尤其是对于有皮肤肿瘤家族史或长期暴露于危险因素的人群。如发现皮肤上有异常的肿物、斑点,或原有黑痣等皮肤病变出现变化,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