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急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急救 > 心肺急救

当心 过度疲劳成致死原因

举报/反馈
2009-12-07 02:50:0039健康网社区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责任重、压力大的“工作狂”,他们整日整夜地工作,连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休息。那么,请接受我们的忠告——


  一项在上海、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

  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

  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

  脾气暴躁、焦虑者占48%。

  还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至20%,在科技、新闻、广告等业从业者、公务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行业中高达50%,这些人随着职位的升迁、存款数额的增多、事业的蒸蒸日上,健康却一路负债。

  “慢性疲劳”是第一杀手——这个结论并非耸人听闻

  据《南方日报》报道:

  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有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钟家栋、北京著名数学家张广厚、音乐家施光南......这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艺术家、管理人员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却在50岁上下猝然离世!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肩负重任的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

  据《新都市报》报道:

  据一项对哈尔滨市各大医院及部分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哈市每年约有上百人因过度劳累而送命,且多数是白领阶层。在哈市新兴行业人群中有60%的人患有失眠、腰酸背痛、记忆力衰退等早期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关连接:“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 “过劳死”是源自日本的一种现代病,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丧命。有人将其定义为由于长期慢性疲劳而诱发的猝死,即“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累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慢性疲劳综合症——象云一样漂浮在我们中间

  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在发病前一般时间都经历过这样一些情况:

  1. 长期从事繁重的脑力体力劳动、长时间加班、夜班等违反生理规律的工作;

  2. 或因过重的责任压力、做不情愿的工作等产生的情绪方面的问题;

  3. 睡眠规律紊乱,休息、闲暇时间减少;

  4. 过量饮酒、吸烟、家庭生活不稳定等因素也会导致疲劳的淤积。

  这种“疲劳”背后藏有严重的隐患,很多临床疾病如隐性脓肿、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等均可引起疲劳、肌肉疼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冠心病、脑出血、癌症等难治疾病。而现在这些疾病的患者多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主要原因就是长期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

  “疲劳”背后潜伏着严重的疾病,你是不是轻视了它?

  疲劳只是一种症状和诱因,最终导致死亡的是某种突发性疾病,而且“累”的时间越长越重,治疗越困难。现在还没有专门治疗“累”病的药物。

  中年正值人体的转轨阶段,是具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背景疾病发生的危险时期。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积累的疾病已“冰冻三尺”,逐渐产生影响,但人体自身的补偿机制尚需等到老年时期方能形成。这一时期,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只要遇到过度疲劳等诱因,就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而且造成猝死的前5位原因--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都是隐蔽性很强的疾病。

  “过劳死”就是在慢性疲劳综合征基础上发展、恶化的结果。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特点是从生物学上(指临床体检、化验等)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自我感觉很累,工作时无精神,生活中缺少乐趣,而且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也就是处于一种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可以肯定的是,在亚健康人群中,如果长期疲劳得不到消除,就会过劳,而过劳往往是疾病的前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心内科和医学心理学教授杨菊贤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年亚健康长期不纠正,将来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死于肿瘤,1/5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病以及意外事故,只有1/10的人有望安享天年。

  远离慢性疲劳其实很简单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得好:“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应该想想办法了。

  1. 真的把保健重视起来,不可自以为年轻而“用健康换财富”;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是:不吸烟,少饮酒,均衡饮食;

  3. 锻炼身体,适当休息;

  4. 减轻心理压力,放松紧张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身心疲劳可根据致病原因而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体力疲劳

  常见于超强体力劳动者。产业工人为超额完成任务或从事第二职业等原因,都可使其肌肉过度过久地处于紧张状态,新陈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乳酸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产生体力疲劳。

  第二种是病理性疲劳

  常表现为心理和体力疲劳同时存在。因感冒、肠炎等常见病所致的体力疲劳,如医治及时和正确,体力一般会很快恢复。但是,由于疾病对人精神和心理上的刺激,以及病人对疾病本身认识不足或存有某种恐惧、猜疑,或是某种疾病尚未确诊等,在短期内都可出现心理疲劳。

  第三种是心理疲劳

  文职人员过分用脑而室外活动减少,体力劳动者因攫取欲望没有或根本无法达到,女性因为婚姻、家庭和社会纠纷,老人因为走向死亡这一自然过程的自弃自忧,等等,都是致疲原因。

(责任编辑:许赫赫)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