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健身 三大误区惹伤害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大家开始走出户外进行各种运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运动伤病的增多,据北京体育医院外科门诊统计,因为运动受伤而前来就诊的患者,2/3以上都是膝盖出了毛病。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膝伤为什么会成为全民健身中难以忽视的问题?我们在运动中又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及时发现问题增强运动保护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副院长、创伤外科李方祥主任,就膝盖受伤,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要想身体好,盲目锻炼是不可取的,更重要的是摒弃错误看法,首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很多竞技运动和时髦的健身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运动的目的是让人身体更健康,而不是很受伤,为什么同样的运动,别人参加就如鱼得水,而自己却导致伤病?以下三方面,请读者想一想,是不是有同感。

  误区一:

  不顾身体状况一哄而上现在在各种媒体上介绍的新潮运动方法很多,经常出现大家纷纷参与的健身热潮。但是跟风之前,要综合考虑年龄和身体问题,看看究竟适不适合自己。

  一般来讲,人的一生过程中有三个年龄段:青少年时期,中年和老年。这三个时期选择的运动种类是完全不同的。在青少年时期,人们可以选择跳跃动作较多,技巧性较高的运动,这样能刺激骨骼生长发育,让人长得更高,身体对抗性高,要求素质高的运动,比如说足、篮、排等,可以在这时从事;而人到中年,身体各方面已经闭合成长,柔韧性和恢复能力大不如前,需要的是要加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就应该选择一些持久性较强的运动,比如说游泳、慢跑等;老年则要完全禁止剧烈运动,因为心脑血管的状况已经不允许了,可以选择散步等危险性最小的运动。

  误区二:

  转折期慎选运动种类据李主任介绍,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经济条件转好,开始有时间、有金钱和有想法去运动,希望能够健康长寿,但是运动基础必须从青年时代打好,如果年轻时忽视运动,到了中年再去从事不熟悉的项目,就很容易受伤。

  现在提倡全民健身,强调一个趣味性,人们都想从事更好玩的运动项目,可好玩并不意味着安全。特别是中年人,身体正处于变异期,肌肉力量和神经反应敏捷度大不如前,一切状况正在向老年缓步迈进,还要从事年轻人爱好的运动就不太可取。举例来说,有人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运动过,30多岁了想陪孩子一起打球,在场上一追球,步子不对就会很容易挫伤膝盖;而现在非常风行的踢毽子,很多老年人踢的花样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在膝盖弯曲二三十度时的一些动作都还没有问题,而那些猛地一下把脚后踢上去的剧烈动作,对于老年的膝关节和髋关节危害就相当之大,可能一时还不觉得怎样,而伤害一旦累积发作,就会给人带来很大痛苦。所以,在从事任何运动之前,一定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运动基础,身体受得了受不了再去从事。人有一颗年轻的心是好的,可身体跟不上就千万不要勉强。

  误区三:

  运动方式单一无度任何运动都要讲究一个度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可供选择的运动种类减少,就算是适合自己的运动,也要注意不要把它练成“单打一”,就是反复只练习一个身体部位。

  运动员训练经常有这样的项目,可是对于平常人来说,就算再不起眼的运动,做的次数超过了一定范围,也会造成损伤。比如说有些岁数较大的人喜欢转膝盖这个动作,感觉动作幅度不大,还可以锻炼膝关节,所以有事没事就经常用手按着膝盖转来转去,但是老年人身体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人在这个部位已经生了骨刺,本来就不平,还要通过这个动作来反复摩擦,是相当危险的。而且关键的是,这种锻炼方式之下,周围的肌肉力量根本衔接不上,没法保护里面的韧带和骨骼,膝盖出问题就在所难免了。

(实习编辑:张婷婷)


健身 3大误区惹伤害更多急救最新资讯,请关注39急救频道——中国第一急救资讯门户

2009-03-01 00:00: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下面有湿是怎么回事
女性出现下体湿润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包括排卵期分泌物增多、性兴奋等;疾病因素包括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一、非疾病因素:1、排卵期分泌物增多: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质地变得稀薄透明,类似蛋清状。这种分泌物有助于精子通过宫颈,增加受孕几率,属于正常生理变化,无需干预。2、性兴奋:在性兴奋状态下,阴道壁血管充血,腺体分泌增多,导致阴道湿润。这种现象是性反应的自然表现,有助于减少性交时的摩擦,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无需治疗。二、疾病因素:1、细菌性阴道炎:由阴道内菌群失调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加德纳菌。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伴有鱼腥味,可能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治疗通常采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局部或口服用药均可。2、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典型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伴有剧烈瘙痒和灼痛。治疗常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克霉唑,局部用药效果较好。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伴有恶臭和外阴瘙痒。治疗通常采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口服,性伴侣需同时治疗以避免重复感染。针对女性阴道湿润现象,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若为生理性原因,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即可。若伴有异常分泌物、异味、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衣,并注意性行为卫生,以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例假规律如何计算
女生例假的规律性是评估其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通过月经周期、经期长度以及经量的稳定性来进行判断。如果出现月经周期、经期长度或经量的明显变化,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结束,这段时间被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正常的月经周期通常为21至35天,平均值为28天。月经周期的长度因人而异,但重要的是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月经周期频繁地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这可能表明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的规律性不仅体现在天数上,还包括周期的稳定性,即连续几个月的月经周期长度应相对一致,变化不应过大。经期长度是指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月经完全结束的天数。正常的经期长度为2至8天,平均为4至6天。经期过长(超过8天)或过短(少于2天)都可能是月经不规律的表现。经期的规律性同样重要,如果经期长度频繁地超出正常范围,或者在不同月经周期中波动较大,这也可能提示月经不规律。此外,经量也是评估月经健康的重要方面。正常的经量通常为20至60毫升,过多(超过80毫升)或过少(少于5毫升)的经量都可能表明存在问题。经量的评估通常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使用的卫生用品数量,但如果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咨询。女生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和减压等。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月经问题的重要途径。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不是都会流血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否都会流血是一个常见但存在误解的问题。并非所有女性在第一次性生活时都会流血,流血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处女膜结构、性行为方式及个体差异等。处女膜破裂可能导致少量出血,但并非所有女性处女膜在初次性生活中都会破裂,且出血量因人而异。处女膜是位于阴道口的一层薄膜,其形状和厚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女性处女膜弹性较好,可能在性生活中不发生破裂或仅轻微拉伸,因此不会出血。另一些女性处女膜较薄或开口较小,可能在初次性生活中破裂并伴有少量出血。此外,处女膜可能因运动、使用卫生棉条等原因在初次性生活前已部分或完全破裂,因此不会在性生活中出血。性行为方式也可能影响是否出血。充分的性前准备,如情感交流、身体放松及使用润滑剂,可减少阴道口及处女膜的损伤风险,从而降低出血可能性。若性行为过于粗暴或缺乏润滑,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或处女膜损伤,增加出血风险。个体差异在是否出血中起重要作用。部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或激素水平影响,阴道黏膜较薄或较脆弱,容易在性生活中出现轻微出血。另一些女性可能因处女膜结构特殊或已自然退化,初次性生活时无明显出血。此外,心理紧张或恐惧可能导致阴道肌肉紧张,增加不适及出血风险。建议女性了解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与误解。若出现轻微出血,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保持局部清洁即可。若出血量较多或伴有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失眠了正常吗
女生失眠是否正常需依据失眠的持续时间、诱发因素来判断。如果是短期、由特定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失眠,通常属于正常情况;而长期反复、缺乏明显临时性诱因的失眠,则很可能是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属于不正常情况。正常的失眠通常是由短期的、临时性的因素引起。比如,女生在面临重大考试、重要面试、工作上的紧急任务等生活事件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持续兴奋,难以放松,从而出现失眠。这种因压力和焦虑导致的失眠,一般在压力源消失后,睡眠状况会逐渐恢复正常。还有在生理期,女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情绪不稳定,进而引发失眠。但生理期结束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失眠症状往往也会随之缓解。若是长期、反复的失眠,且没有明显的临时性诱因,那就属于不正常情况。从心理层面看,女生若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失眠是常见的伴随症状。焦虑症患者常常过度担忧,大脑时刻处于警觉状态,难以入睡;抑郁症患者则由于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早醒、多梦等问题频繁出现。从生理角度来说,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加快、神经兴奋性增高,引发失眠。此外,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破坏了睡眠节律,也会导致长期失眠,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是偶尔的正常失眠,可尝试睡前放松身心,如泡热水澡、听舒缓音乐、进行简单的冥想等,帮助入睡。若是长期失眠,务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