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据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在美国2亿多人口中,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约有25%的人是因疏于对心脏健康隐患的重视。猝死又称为急死,是指一些看似健康者突然发生的、始料未及的、快速的自然死亡。猝死有心脏性及非心脏性两类。人的死亡中约有15%~30%为猝死,其中,有40%以上是患有心脏病者,特别是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这就是心脏性猝死,在成人中常见于35~70岁的男性。
临床医学证明:男性从30岁开始,由于心肌细胞内纤维脂色素沉着,使心肌的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心肌逐年肥厚,因此心肌的重量以每年增加1~1.5克的速度增长,而心血输出量却平均每年减少约1%;同时,当男性年逾40岁以后,心脏周围血管逐渐硬化,导致管腔变窄,引起局部血氧供应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人的心、脑、肾、眼等器官。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得以正常生存是因为心脏无休止地运动,心脏泵血能力越强,为机体提供的血氧含量就越高,人脑及其他器官的功能也就越良好。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往往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而感到头晕、胸痛、气短、心悸。这些症状都是心脏不健康或心脏性猝死的早期信号。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有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内血氧运送通道,才能解决血氧不足的问题,从而改善心脏乃至全身的健康状况。
对于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我们要设以下九大“关卡”,并长期“坚守”。
一、定期体检 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性猝死,经常会“盯”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而症状又不明显的中年人。
二、戒烟 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梗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三、平衡膳食 选择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肉、牛奶、大豆等;宜吃植物食用油,如花生油、玉米油等;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多食新鲜瓜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此外,进餐不宜过饱。
四、控制体重 防止肥胖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不利的负担。据研究资料显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公斤,心脏的负担即增加10%。
五、积极治疗原有的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六、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率失常。而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甚至还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等意外,因此要做好自我调整,让情绪平和。
七、生活要有规律 规律的生活起居包括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八、适量运动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步行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而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多,从而使心脏及全身适应步行运动的需要。
九、谨防感冒和保持大便通畅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这些都可能成为猝死诱因。
(实习编辑:伍智聪)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急诊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急诊科
主任中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心血管病专科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柳州市中医院 急诊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九华山中路26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焦作市和平中街44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甘肃省敦煌市沙州南路6号
二级甲等 康复院
大石桥市大石桥镇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山西省大同市水泊寺村北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1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