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感冒后用药 保险点好

  忌滥用退热药

  感冒时伴发烧尤以儿童明显,家长也为此也特别紧张,往往给孩子大剂量使用退热药。实际上感冒发烧是一种免疫防御机制,多数情况下体温上升得不是很高,一般波动在37.8℃~38.5℃。这种热度不是必须应用退热药的适应症,若大剂量使用退热药不但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儿童合并细菌性感染几率增大,还会因用药后出现大量出汗而有虚脱的危险。

  忌滥用抗菌素

  感冒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常见病毒为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抗菌素对病毒无效,胡乱使用非但不能缓解症状和减轻病情,反而易致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虽然这个道理已为大多数人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动辄就用上了这样那样的抗菌素,明其曰“保险点好”。

  忌滥用激素药

  糖皮质激素即我们常说的激素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和退烧作用。尤其对伴有发热的感冒患者,使用激素后体温会很快下降,因而一些人就误将激素药当作“退热药”来用。这也是一种误识,胡乱使用激素药不仅会降低机体免疫力,而且还会引起体温反复波动,使并发症增多。

  忌滥“打吊瓶”

  “ 打吊瓶”即输液的俗称。感冒是一种极为普通且有自限性的上呼吸道疾病。若没有并发症,只要适当休息、多喝水和服用一些抗病毒药就能解决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输液。但是,有不少人以为输液有营养,或者认为输液可以加药,可使感冒好得更快一些,所以,在感冒后往往要求“打吊瓶”,并且一“打”就是很多天,这种现象儿童、老人感冒后尤其突出。

  忌滥求特效药

  感冒具有自限性特点,但自限的过程需要5~7天或过长一些时间。虽然防治感冒的治疗药物品种不少,但均非特效药,临床治疗大多是凭经验用药。可是,许多患者并不了解这一点,感冒后急于寻求所谓的“好药”,“特效药”,结果疗效并不理想,反而延误病情或造成药物副作用增加。

  上述几种违反科学道理的“滥用”“滥求”现象,使得原本简单的感冒防治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有害无益,应当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并加以纠正。

(实习编辑:伍智聪)

2009-10-02 08:56:00浏览1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